OPENTIX編輯臺

童話變身歌劇  共享家庭「樂」讀時光

童話變身歌劇 共享家庭「樂」讀時光

當童話變身歌劇》專題|OPENTIX編輯臺 2021年8月

16世紀的歐洲,在文藝復興風潮帶動下,風行「家庭閱讀」的教育形式,親子文學市場興起,促使童話文學的運用與發展,也讓歌劇史上產生了不少童話改編的作品。綜觀童話歌劇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世紀,到了19世紀至20世紀期間則累積相當多作品。知名的作曲家洪伯定克、卡爾.奧福、馬斯內、羅西尼等都有以童話為本改編的歌劇經典,透過音符樂章與歌聲,讓膾炙人口的童話文學,綻放嶄新的生命力。時隔數個世紀,在現今的疫情時代下,居家辦公的生活型態深入家戶,也讓「線上」與「藝術」成為親子之間的重要連結。幾齣童話變身的歌劇,提供讀者享受家庭的「樂」讀時光。

文字 / 張瑋珊

談到西方童話故事作家,肯定聯想到17世紀法國作家夏爾.佩羅(Charles Perrault)、18世紀末至19世紀的德國格林兄弟(Die Gebrüder Grimm)、丹麥作家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以及他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如《糖果屋》、《灰姑娘》等。童話文學除具教化價值外,也映照出政權體制下的社會矛盾,故事本身除展現人道主義精神,對於人民各種心理狀態的刻畫也一覽無遺。

圖 / 2015年維也納歌劇院的《糖果屋》製作劇照。(取自Wiki common)

曾有學者探討童話歌劇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世紀,到了19世紀至20世紀期間則累積相當多作品。德國在受到浪漫主義風潮影響下,歌劇創作以華格納為首奠定重要地位外,德文童話歌劇(Märchenoper)的創作也占有一席之地,著名作曲家如洪伯定克(Engelbert Humperdinck,1854-1921)及卡爾.奧福(Carl Orff,1895-1982)等。法國、義大利著名作曲家則有馬斯內(Jules Massenet,1842-1912)、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1792-1868)等多位作曲家,為童話注入音樂,賦予文學嶄新的生命力。

見證日耳曼民族傳統文化與社會變遷

洪伯定克有多部改編自《格林童話》作品如《糖果屋》,又名《韓賽兒與葛蕾特》(Hänsel und Gretel,1893)、《大野狼與七隻小羊》(Die sieben Geislein,1895)、《國王的孩子們》(Königskinder,1897)、《睡美人》(Dornröschen,1902)。其中,歌劇《糖果屋》的成功,為他的創作生涯奠定了相當重要的里程碑,劇本是由作曲家妹妹阿黛海德.韋特(Adelheid Wette)執筆改編成適合給兒童欣賞的版本,而作曲家運用兩首古老德國民謠《蘇瑟之歌》、《森林小矮人之歌》,以及來自作曲家自身靈感譜寫而成原創民謠旋律,迄今這些具有德國民謠風格的原創旋律仍家喻戶曉;另外,作曲家巧妙地將華格納所發展的主導動機(Leitmotive)置於某些特定場景與時機,爾後有音樂學者稱之此用法為片斷動機(Abschnittmotivik)(註)。作曲家在華格納式樂劇與喜歌劇形式間取得的平衡,為作品帶來新穎亮眼的表現,但光芒背後卻也襲來種種創作突破上的壓力。其後,洪伯定克其他童話歌劇就比較無法像《糖果屋》一樣,在音樂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影 / 轉自 YouTube|Wiener Staatsoper - Engelbert Humperdinck: "Hänsel und Gretel" (Trailer)

《月亮》(Der Mond,1938),為卡爾.奧福第一部依《格林童話》故事改編的歌劇,內容講述4個青年偷月亮的故事。他成功地捕捉童話氣氛,透過作品傳遞人本主義的教育精神。首部童話歌劇成功後,他接著為歌劇《聰明的女人》(Die Kluge,1942)創作,再次改編格林童話《聰明的農家女》,增加原故事所設定的角色,並調整敘事架構。此時的他,創作技法逐漸轉向成熟,在有了改編劇本經驗後,童話題材不僅能滿足創作慾望,當時對於希特勒政權的不滿,他也透過歌詞、角色對立等戲劇環節設計,投射出對社會結構動盪下的焦慮感。此作品歌曲的節奏音高與樂句句法均配合歌詞的語韻設計,相較於早期著名歌劇詠歎調的旋律設計,其細長的線性旋律比較不是這部作品所要展現的風格。

一個故事多種改編 開啟無限想像

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的《灰姑娘》(La Cenerentola,1816)則是創作於歌劇《塞維利亞的理髮師》之後,屬於18世紀拿波里歌劇傳統中所發展出的一種詼諧戲劇類型(drama giocoso)。在此之前,其實就有多位作曲家以夏爾.佩羅的故事原型去改寫為歌劇。羅西尼以劇作家弗雷蒂(Jacopo Ferretti)的版本為劇本,他倆合作的《灰姑娘》中,既沒有神仙教母、玻璃鞋,也沒有魔法存在,神仙教母的角色被置換成王子的教師,灰姑娘的信物也由玻璃鞋改成手鐲等。本劇核心主要刻畫多種世態人情,也傳遞社會底層人民的樸實善良,如同灰姑娘最後選擇寬恕壞心的養父和姐姐們。在音樂設計上,羅西尼也配合著女主角心理變化與劇情轉變,從樸實旋律,到成為公主後,以線性繁複旋律表現內心歡欣的結局。

圖 / Émile Bertrand為馬斯內歌劇《灰姑娘》在巴黎國家喜歌劇院首演時所繪製的海報。

法國版的《灰姑娘》(Cendrillon,1895)是作曲家馬斯內以4幕形式創作而成。不同於羅西尼,馬斯內注入了浪漫與幽默,劇情更貼近故事原型,並帶著濃郁的法式風情,角色設定上,特別的是劇中王子角色由女高音擔任。此部作品完全展示出作曲家創作歌劇音樂的天分,延續著華格納樂劇技法,如主導動機與大量半音階和聲運用等,首演後頗為轟動,且劇中的圓舞曲也經常被獨立作為音樂會演出的曲目。

16世紀的歐洲,在文藝復興風潮帶動下,風行「家庭閱讀」的教育形式,親子文學市場因此興起,使童話文學不斷被運用及發展,讓歌劇史上增添不少以童話改編、充滿寓意的有趣作品。不管是孩童或是成年人,都值得從各種角度重新品味西方經典故事,更透過作曲家的音樂,豐富聽覺色彩。

註:王美珠(2001)。《音樂.文化.人生:系統音樂學的跨學科研究議題與論文》,頁86。臺北市: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