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編輯特企

以舞、以戲、以樂點綴山海美景,2021臺東藝穗節精彩秋色

以舞、以戲、以樂點綴山海美景,2021臺東藝穗節精彩秋色

文/臺東縣政府

有沒有一種感覺叫做「臺東」?

10月2日至11月28日,跟著由臺東縣政府主辦的「2021臺東藝穗節」,在無邊的海岸起舞,在群山環繞中與落葉對話,在人與環境之間,找回自然與我們的共存之道。利用天然環境帶大家一起尋找臺東的感覺,全系列活動共9檔節目22場次。

走出室內舞台,藝術與日常交融,以環境劇場重新詮釋藝術,在巷弄及山海之間創作出前衛且實驗性表演。臺東藝穗節採全國徵件,於38件作品中,共選出9檔精彩的演出,及3組藝術家進行駐村創作。跨越時空和想像,結合不同題材媒介、戲劇故事、舞蹈肢體、樂曲旋律、聲光藝術裝置⋯⋯,9種不同載體與形式對話,道出深刻的在地故事。

(舞工廠舞團啟程《把自己・種回來》臺東舊火車站演出。圖/臺東縣政府。)

臺東縣長饒縣長分享,臺東藝穗節今年來到第二年,疫情今年更加猛烈,相較其他廳舍內演出延期不斷,以山海做為舞台的臺東藝穗節,相對可以完整進行,團隊的創意發想,例如在舊火車站月台、三間屋等場地演出等戶外空間演出並不受影響,一邊力邀民眾參與外仍不斷呼籲,即使是戶外演出,做好防疫相關工作依舊是最重要的,在享受觀賞演出之時,也要照顧好自身的健康安全。

在都蘭由我們(WeArt)表演藝術平台以都蘭山海自然環境為創作地景,現地創作的方式將作品融入自然的場域中,呼應海島的特性,在海洋與島嶼之間,涵蓋自然地景的環境中進行聲音,肢體與大地地景的創作呼應。

(我們(WeArt)表演藝術平台《海洋之聲_島嶼的氣息》演出。圖/臺東縣政府。)

在中華會館由部落劇會所進行創作演出,故事將貼合中華會館的建築歷史,背景融合二戰後的台東市族群關係、二二八事件、阿美族知名民謠歌曲〈馬蘭姑娘〉,講述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女人,如何透過當地的原住民歌謠,進入彼此的生命,並在動盪的時代中維持日常情感生命。翃舞製作在臺東美術館戶外藝術裝置「地景反轉」上,以情境式舞蹈特技結合當代馬戲雜耍,玩一場幽默逗趣、刺激驚喜、充滿想像力的遊戲。

(翃舞製作《遊戲場》在臺東美術館戶外藝術裝置「地景反轉」上演出。圖/臺東縣政府。)

當地知名的杵音文化藝術團今年也加入藝穗節的演出,藉環境劇場與大地、自然對話,並想念故鄉的好、故鄉的美。演出名稱中的族語Hay yei,是阿美族語回應「好、是的」的意思,取中文音譯「海夜」,是剛好選擇在夜晚,且依傍於東海岸的加路蘭部落演出。

二律悖反協作體在臺東大堤以《脈》聲光裝置,透過波動與延展表現自身的展演性。創造出一個「總體」,重新探尋這片土地的起點。最後一週,長弓舞蹈劇場也將在大坡池圓形廣場演出《BON 4 BON》透過幽默的編舞手法,搭配戲劇效果,從四兄弟身上發掘出彼此之間無可取代的關係,以及獨特的個人風格,透過舞蹈展現出四兄弟之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默契。

社交距離保持中,戴著口罩搭上普悠瑪號,在飛快的景色下逐漸沉靜下來,來到山與海的故鄉,「2021臺東藝穗節」歡迎你。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熱烈售票中,部分場次自由入場,參與方式請上臉書搜尋「臺東藝穗節」。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