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臺澳遠距共製 2022TIFA 史蒂芬妮.雷克《群像》
文/吳孟軒
攝影/Mark Gambino
於墨爾本藝穗節首演、獲得五星評價的《群像》,是由澳洲編舞家史蒂芬妮.雷克(Stephanie Lake)所編創;史蒂芬妮.雷克曾於澳洲知名的Chunky Move、Lucy Guerin Inc、及BalletLab舞團擔任舞者,其舞作以高度的肢體能力,與大膽詩意的編舞風格聞名,並曾獲多個獎項肯定。
《群像》有著近年國際舞壇少見的大編制,五十位舞者一亮相,還不用跳舞就氣勢磅礴:身著黑衣的舞者們腳尖向內,平躺成一大圓,他們呼吸、延展與碎動,將單一動作連鎖傳遞,宛若縮時攝影下綻放的花朵,於此展開舞蹈。
攝影/Mark Gambino
他們可以是聚散潑灑的水分子,在力量張弛中彼此搭建、碰撞;他們也可以是「人群」的各種切片,例如壁畫,例如軍隊,在力量交纏與頻率共振中,構成「群」的千面。《群像》裡的個體,也與「群」有著微妙的抗衡與連動關係,時而引領「群」的秩序,時而進行自我表述,於是,《群像》的「群」並非同質的單一表情,而是殊異個體面貌的相互聚合。
從墨爾本藝穗節的首演開始,《群像》便皆由學生舞者演出,此次於臺灣的演出亦然。自疫情後,《群像》也全面採用線上遠距排練:去年6月,身在澳洲的史蒂芬妮.雷克,將舞作拆解並錄製為教學影片,提供巴黎夏佑劇院的舞者們預習舞作,再以為期兩週的時間,搭配一位當地的排練指導(本次將由臺灣知名舞者劉奕伶擔任),每天透過視訊與舞者們在排練場裡,一同琢磨舞作的各種細節。談及線上排練,史蒂芬妮.雷克說:「這很不容易,但既然新的時代已來臨,我們就試著適應。」
當編舞者與舞者無法身處同一空間共享呼吸、彼此共振,那麼又該如何透過鏡頭,彼此成「群」?此是舞蹈在(後)疫情時代面臨的迫切課題,也是《群像》在卓越的編舞之外,另一值得關注的焦點。
攝影/Mark Gambino
攝影/Mark Gambino
你可能會喜歡
2022/4/29 (五) - 2022/4/30 (六)
50位舞者從黑暗中盛開,形成一簇充滿生命力的脈動。隨著繁複的圖案在人體洪流中蕩漾,一個動作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將脆弱的整體從混亂轉向有序。人性中的拉扯,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或舒緩流暢,或緊繃僵硬,他們在完美的不完美中共存,探索共同感知的美與醜,朝令人目眩神迷的集體高潮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