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OPENTIX編輯臺

以中華文化為本位的現代創作-相聲瓦舍 「政治不正確」的選擇

以中華文化為本位的現代創作-相聲瓦舍 「政治不正確」的選擇

說話的藝術 】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2年5月


文字 / 吳岳霖

攝影 / 林韶安

1988年4月,還在就讀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的大學生馮翊綱與宋少卿以「在劇場裡說相聲」為創作方式,號召同學到系館中庭看表演,然後取名為「相聲瓦舍」,30年來演出不輟。從團名來看,無論是表演形式的「相聲」,或是宋代作為娛樂場域的「瓦舍」,往往會將相聲瓦舍的創作歸類於「傳統藝術」、或是「說唱藝術」,但創辦人馮翊綱很堅定地說:「我們做的是現代戲劇。」

「政治不正確」的創作


馮翊綱在說完這句話後,反問一句:「為什麼我們不是現代戲劇?」他其實花了不少功夫來解釋,如出版劇本《緋蝶》時,作者序就以〈戲劇,就是說話的藝術〉為名。他舉了胡耀恆教授對西方戲劇的見解,指出古希臘的「羊人劇」(Satyr Play)可視為人類最早的「相聲」。而在這樣的源頭重塑下,馮翊綱認為:「以說相聲為業的演員、劇作者,可不可以偶爾把創意主張,混合拼貼一下呢?布雷希特作品的大量說唱藝術素材,不曾被分類成『曲藝』,貝克特的戲,『果陀』以外也有多部長段兩人幽默對話,豈不是『相聲』?講起戲劇大師的名諱,人人肅然稱是,萬一我也是呢?給個機會嘛。」(註)他也提到,相聲發源於1980年的北京,對應到西方,早是現代戲劇大師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發表創作的時代。


相聲瓦舍-馮翊綱


對馮翊綱而言,他將相聲瓦舍的作品歸類於「喜劇」——帶有政治諷刺企圖的喜劇。


他說:「我是在80年代小劇場運動起家的。當時環境的第一個刺激是,不可審查劇本,也就是不可做言論審查,不可做思想審查,我是在國家開始如此聲明的時候開始做創作,開始推『相聲瓦舍』這個名詞。」馮翊綱認為,當時創作動機很單純,就是用相聲作為載體,然後就開始寫劇本、做表演;此時語氣一轉說:「慢慢就不單純了。」由於相聲的形式、演出的口音與內容,在台灣意識抬頭後不一定能被所有人接受,甚至遭受到兩極化的評價與批評。馮翊綱說:「為什麼在意識形態上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或是中國人,會是尷尬的?」這個刺激對他而言是很大的,並將其反映到相聲瓦舍的作品裡。他認為,相聲是「言論劇場」,而言論劇場正好能對自己「堅持中華文化」的信念有所方便,能夠抨擊時事、對抗不同意識形態。


馮翊綱帶點諷刺卻又喜悅地說:「政府換到現在,就算討論的不是中國,而是中國文化,就『政治不正確』了。我欣喜異常!過了中年以後,我的作品直接政治不正確,這是做藝術家最快樂的事情!我只要創作,就直接政治不正確!」


相聲瓦舍-馮翊綱


說話?還是在話唬爛!


相聲瓦舍最新的作品《畫虎藍》看似對應到「虎年」而帶了點賀歲效果,但馮翊綱笑說:「虎年要到了,12年前就知道了啊!」這個劇本並不完全為了虎年而做,主要是因為2020年第一波COVID-19疫情襲來,劇團無法演出,像是當時的年度製作《雞都下蛋了》,本來是與孫運璿紀念館合作,卻只完成幾場戶外演出,就在疫情嚴峻下暫停,於是馮翊綱開始在家裡讀書,計畫性地閱讀《太平廣記》,把裡頭有關動物的內容整理起來,作為創作的刺激點,並且蒐羅了與虎相關的成語、習俗,如林默娘與大道公的傳說等,置入時事,製造諷諭,把虎年(2022年)的劇本預先寫好。


馮翊綱說:「其實這個戲就是『話唬爛』(Ōe-hó͘-lān),而我改了字,成為『畫一隻老虎為藍色』,就是我們這齣戲的觀點。給我一個新詮釋的機會,文化的傳承、文化的向前推進,利用文化使其有創意,我用劇名再聲明一次:你要允許我解釋什麼是相聲,以及解釋什麼是『畫虎藍』!」


早已完成的劇本也會有其他變數。2021年末,相聲瓦舍另一位創辦人宋少卿因酒駕登上新聞,馮翊綱旋即宣布「不會讓他上台演出」。不過,早已寫定與宋少卿一同演出的《畫虎藍》橋段,卻未因此有內容上的大幅更動,反而在將這些台詞分配給不同演員演出之後,製造出一種強烈的「自我嘲諷」效果,也就是全劇的開場。


相聲瓦舍-馮翊綱


馮翊綱語帶沉重、卻又略顯輕盈地說,宋少卿之後應該都不會回到相聲瓦舍演出了,但也因此找到了其他「學弟妹」加入,期待能製造出完全不同的可能性。馮翊綱說話的藝術,不只在相聲瓦舍的作品、他的劇本裡頭,似乎也暗藏於所說的每一句話。


註:馮翊綱:〈戲劇,就是說話的藝術〉,「閱讀最前線」網站。


猜你現在就想知道

相聲瓦舍 近期演出節目


更多《 說話的藝術 》線上專題

讓你不用帶腦袋看戲-面白大丈夫 喜劇的秘密都在這「男生宿舍」

嚴肅的人也可以搞笑嗎?達康.come 土法煉鋼自造的喜劇教科書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