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讓抽象數據變成視覺藝術 「Ouchhh」的超級AI藝術世界
【打開展覽這一區】專題|OPENTIX編輯臺2022年7月
文字 / 吳垠慧
圖片提供 / 時藝多媒體
2020 年在台北「白晝之夜」以數位裝置《數據巨石碑》攫取許多目光的「Ouchhh」,是當今國際間相當熱門且獲獎頻頻的土耳其AI創作團隊,今夏首次在台舉辦「Hello Ouchhh >_< AI數據藝術展」以創立10年回顧為主軸,展出最具代表性的8件作品,包括2018年在巴黎「光之博物館」(The Atelier des Lumières)締造百萬參觀人次的《詩意的AI》等,另有3件是使用台灣的數據打造的專屬影像。
AI人工智慧究竟怎麼運用在視覺藝術上?是許多創作者鑽研的課題,「Ouchhh」示範了AI蘊含的可能性。這個總部設在伊斯坦堡的新媒體工作室,由工程師、新媒體藝術家、學者、創意編碼師、動態圖形設計師及相關領域人才所組成,他們以AI和數據演算(algorithm)、數據雕塑(Data Sculpture)和沉浸式體驗等手法,呈現具視覺衝擊的藝術作品。近年展覽足跡遍及世界近60座城市。
圖 / 《Hello Ouchhh:AI數據藝術展》數據之門。
走進展場首入眼簾的是《數據之門》,是世界首創以NASA克卜勒任務當中,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為基礎,進行視覺化和程式化的立方體數位雕塑,彷如觀看科幻電影的場景。接著是《詩意的AI》運用AI對2000多萬行的科學理論、書籍等文本進行學習之後,將抽象的數據轉換成可視的藝術超現實空間,觀者置身其中感受視覺的震撼與體感的衝擊。
圖 / 《Hello Ouchhh:AI數據藝術展》詩意的AI。
《光之拱門》和《AI梵谷》均取材自西洋藝術經典:前者將拉斐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逾320位藝術家的雕塑、繪畫和建築作品導入程式編碼,讓AI學習這些創作技法之後進而轉換呈現;後者使用的數據來自梵谷的518件作品,AI重新詮釋轉化為120億個粒子組成全新的《AI梵谷》。
圖 / 《Hello Ouchhh:AI數據藝術展》AI梵谷。
最特別的是,有3件作品是採用台灣的數據重新演算生成:《海洋數據_台灣微風》利用台灣周圍海洋相關的資訊演算;《超弦理論》由「台北愛樂交響樂團」演奏重新譜曲的《望春風》、《丟丟銅仔》、《雨夜花》並採集演奏者的腦電波數據創造出獨特的AI影像;《大地之母》取用台灣空氣品質等環境資料庫的數據進行演算,展區設計成茶園梯田的形式來呈現。
圖 / 《Hello Ouchhh:AI數據藝術展》大地之母。
「Ouchhh」華麗又迷幻的AI沉浸式體驗,自即日起在華山文創園區紅磚區展至9月18日。
Hello Ouchhh:AI數據藝術展
即日起~202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