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音樂收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小樹x 陳謙對談 (上)
圖 / 左:陳謙 ,右: 小樹
【人人,各有所藏】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2年8月
小樹與陳謙,兩位不僅過去皆曾擔任金曲、金音獎評審,也是目前蓬勃發展的台灣獨立音樂圈推手 ; 而若論及國內外音樂產業的發展,也少有其他人比他們更通曉。當「買CD」這個行為,慢慢在這個時代裡消逝,分為數位音樂頻道總監以及唱片行主理人的兩位,對於「收藏音樂」,會有什麼深入且獨到的觀察與剖析呢? 從兩人的對話,我們不僅看到「收藏音樂」的意義變遷,更引領我們重新思考「聽音樂」這件事。(此篇為對談上集)
文字 / 謝賀銘
攝影 / 謝瓊芬
OPENTIX: 在談音樂收藏前,讓我們先來聊聊「聽音樂」在當代生活的重要性。
您們認為這個重要性,是有世代差異的嗎?
陳謙 (以下簡稱謙): 我舉客人的例子好了,因為他們畢竟比較不像我們工作需要一直在線上。假設他們今天工作型態改變了,讓他們沒時間聽音樂,或者沒有預算繼續買實體發行,那就變成他們在人生某個階段,跟音樂產生斷層了。
小樹 (以下簡稱樹): 我們的文化與社會裡,並沒有一直鼓勵大家把聽音樂當成是一件重要的事,音樂一直要不是被放在娛樂、休閒或是附屬,要不是就放在比如說要做報告或研究。許多國外電影在描寫各個不同國家的人如何生活時,很多國家的人會覺得「怎麼可以沒有音樂」。這件事情是有一個很強烈的信念的。
謙: 我覺得落差還存在於: 如果今天你的長輩是不聽實體音樂的,小孩也不會跟著使用實體聽音樂,更何況是買CD了。
樹: 現在還是會碰到滿多新的創作人,爸媽差不多我們這個年紀,他們會說最早聽音樂的啟蒙就是爸媽,爸媽聽什麼,他們就開始聽什麼。也就是說我們這一輩有很多人,他們之前的音樂遺產,會轉交給下一代,
謙: 我有客人的音樂品味,就是從上一代交接過來的,就是他來唱片行的時候,我發現他都聽五六年級生聽的東西,以前可能就坐在爸爸的書房裡,跟著爸爸聽音樂,所以爸爸的文化財產,就變成是像他所擁有的。但也有另外一種人,就像我剛剛講的,爸媽已經沒在聽音樂。然後也有年輕一輩的樂團會說,我沒有買過CD,但他們現在自己卻要發片。現況就是這樣。
我們以前那個年代是一定得花錢買,才可以聽到想聽的音樂,然後之後出現了燒錄,也有MP3。一直到現在,就比較沒有人要花錢在音樂上了。
樹: 重點是,你要不要持續做聽音樂這件事?你覺得你的生活裡頭什麼東西是有價值的?因為聽音樂是件很個人的事情,即便你與大家分享串流平台上的歌單,可能歌單都不完全能夠展現你的性格。聽音樂很多時候,是來自你自己的修養。但我們現在不太有時間留給「修煉聽音樂」這件事情。
圖 / StreetVoice總監小樹
OPENTIX: 聆聽音樂習慣的差異,是否跟許多音樂發行的型態轉換有關呢?
樹: 其實現在已經可以不需要唱片公司了,音樂人可以找代理發行商協助數位發行。這些事情相對來說,後頭已經很多人幫你處理掉。你也可以不在意數位收入,因為數位收入可能非常有限。有新歌你就po在臉書上,基本上也就算發表了。以前沒有這種平台。假設你是一個有十萬人追蹤的網紅,基本上你歌丟在頁面,就差不多等於是發行了
謙: 應該說「發行」這件事情跟以前的難易度是有落差的。就像小樹講的,臉書上貼了、或youtube上貼了,好像人家就覺得說你已經發了什麼。
圖 / 元氣唱片主理人 陳謙
OPENTIX: 那麼當我們提到所謂的音樂發行,是否就不限於實體了? 像是「CD」對於我們所處的世代,意義為何呢?
樹: 我覺得就像剛剛講的,「發行」意義已經移動。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那些沒有買過實體的年輕音樂人要發實體,那他們到底是怎麼看實體這件事的呢? 還是覺得我既然進來這個產業,我一定要得到一個實體,才算是對我自己的尊重?
謙: 有兩種。一個就是像你講的,有實體,他可能覺得那個存在感是有的。另外一種就是回到這幾年,我一直在講的: CD現在就是周邊商品。假設你要辦活動,你也不見得會去開版型做T-shirt,所以你的CD就變成你的基本商品,那買的人,真的可能沒有拆開播放過。那它就是一種支持、一種收藏。就像拍謝少年的毛巾,一堆人可能買過,為什麼他們還是要買? 就是要來收藏啊。
樹: 因為披在身上可以宣示我是拍謝的粉絲(笑)。你可能會覺得說,專輯變成周邊商品,好像很心酸,但這是事實。而且種種周邊商品比較起來,像T-shirt、毛巾這類的,它們的衍生性、延伸出去的社群意義比較大。我可以帶著拍謝的毛巾去《大港開唱》的場地打卡,但我不太可能隨身帶一張專輯過去。所以我說現在所有的動作,都是社群性動作。
謙: 你只要為了社群而行動,你就回歸到周邊商品這個連結。
圖 / 元氣唱片行一隅
OPENTIX: 這樣聽來,我們傳統認知裡的「收藏唱片」這件事,是否已經慢慢轉化為更廣義的「收藏音樂周邊商品」了? 而且這個商品也不一定是實體存在的?
樹: 我們這個年紀、或再長一點點的那代,當時的習性就是去累積唱片收藏。即便年輕人可能不會追隨這個腳步。他們看到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哇,很驚人。
謙: 應該說,以前我們的收藏音樂的行為不一樣。你要去唱片行購買、挑選,然後購買之後,你要一個地方存放。那個就是你的收藏,是一種成就。但是現在你可能變成是手機裡面放了多少檔案。
樹: 可是現在手機也不需要檔案了啊。
謙: 好,總不能以後給你的後代一顆硬碟吧。或許未來要給他的是一組到雲端的帳號跟密碼。
樹: 你看現在講收藏 : 大家已經漸漸不會真正擁有。在這個隨時都可以串聯到網站的時代,你何以需要那些檔案。而且未來頻寬越來越快的時候,你擁有檔案的意義已經是零了。那我覺得這件事情同時反映出幾個價值、幾個狀態,就是比如說當你用串流平台,除非你有特別需求,不然你應該都聽這個頁面打開來推給你的那些新東西。那我們也都發現,現在年輕一輩越來越不知道老歌是什麼,因為整個環境,並沒有提供他們往老的地方去追尋的動機,因為他不會沒事去聽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或巴布狄倫(Bob Dylan)。除非你有一個當紅的電影或影集提到這個啦。(比如說影集《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又捧紅了Kate Bush的八零年代金曲《Running Up that Hill》。)
圖 / 元氣唱片行一隅
謙: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變成說,比如像五、六年級生,就有消費能力去支持老一輩的音樂人,所以這些老一輩的音樂人,就是一直在發更貴的套裝,或者是其他舊瓶新裝。
樹: 我覺得CD的銷量到了一個底了啦,應該不會再掉了。論音質跟方便,其實CD怎麼都沒有比黑膠差,但是黑膠被那個懷舊情懷籠罩著。CD 是沒有情懷可以籠罩它的,看起來就是冷冷的。追根究柢就是一個操作。像現在新發行的卡帶,也是設計得很好。
謙: 讓我們回到另外一個邏輯,其實在音樂發行變成周邊商品的一個環節裡面,卡帶本來發行量就可以比較少,可能一百卷就可以做。你預算假設只有兩萬塊,那你就可以做一百卷卡帶。但CD你原則上要壓一千張,至少要五百張,那黑膠好像是兩百張。所以看你的市場規模,然後你的成本考量,投報率最高就是三種都發這樣。如果有市場效益,音樂人當然什麼都會做,所以其實各方想法不一樣。那回到剛剛講的,買卡帶的人,還是會碰到收納這個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的是視覺動物,就像有一些買黑膠的人,他其實都還是聽CD,黑膠是視覺上的放大版,他可能也只是放著好看,不會拆來聽。
樹: 黑膠封面看起來就是比較美。
謙: 對,就是視覺。否則你聽CD再聽黑膠,你其實聽不習慣,因為類比的聲音就是不一樣。你CD放十次,他的聲音是一樣的,黑膠不代表它放十次,聲音是一樣的,而且不同台機器出來,聲音也是不同。我還是沒辦法適應黑膠這個東西。卡帶的部分是因為我們從小就用卡帶聽音樂,然後我們自開始有經濟能力的時候,就是開始買卡帶。
繼續看下去
看更多【人人,各有所藏】線上專題文章
或是前往 OT SELECT兩廳院文化生活選
收藏喜愛的藝文店家,快速掌握獨家情報及最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