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駐站作家專欄

【貧窮男專欄】電影中的波修瓦芭蕾世界

【貧窮男專欄】電影中的波修瓦芭蕾世界

《看戲不忘電影》專欄|OPENTIX 2022年9月

擁有246年歷史的波修瓦芭蕾舞團是俄國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招待各國元首來賓的政治工具,毛澤東、卡斯楚、切.格瓦拉、尼克森、英國女皇都曾造訪觀賞,從舊蘇聯到共和國,盤根錯節的政治干預,貪污受賄醜聞都沒少過,但一代傳承一代鐵血紀律的芭蕾藝術,也將金字招牌磨得愈發閃亮。

文字 / 貧窮男

導演楊偉新花了9年拍成的芭蕾紀錄片《舞徑》,描繪台灣三代舞者對芭蕾的共同熱愛與不同困境,時空的經緯與縱深在觀眾面前展開,導演隱身於鏡頭之後,不帶任何批判質疑,卻將所有問題都丟還給觀眾,期待他們看完影片後會激起討論,反思種種問題與現象,不論最終能不能改變點什麼,至少激起的漣漪能夠吸引大眾的注目,這9年蹲低練功、紮紮實實的地毯式訪談,都不會白費。

舞台上的璀璨背後……

楊偉新拍片的初衷與動機,源自於哥倫比亞大學電影所同學Dmitry Povolotsky的邀約,去了一趟波修瓦,從此愛上芭蕾。Dmitry在2011年拍了《跳芭蕾舞的男孩》My Dad Baryshnikov ,中文直翻「我的爸爸巴瑞辛尼可夫」比較傳神。電影中瘦小男孩,1980年代大改革時期就讀波修瓦舞校,認真學習芭蕾技巧,卻因舉不起女同學而無法上台。影片以旁白勾勒時代氛圍,男孩走私軍品賣給外國觀光客,交換香菸牛仔褲;背叛祖國的巴瑞辛尼可夫,在蘇聯被徹底抹除,小朋友都不認識,男孩卻被錄影帶中他的高超舞技所折服,在班上說嘴自己是巴瑞辛尼可夫的私生子來取得認同,最終雖未登上波修瓦劇院舞台,卻因贊助劇院而在此留名,充滿無奈的幽默與苦澀的成長電影,如同《李歐洛》加上《舞動人生》。

導演Dmitry從小在波修瓦舞校學習芭蕾,後來也在大都會歌劇院芭蕾舞團演出過8季,這部半自傳色彩的電影用黑色幽默描繪舞校的慘綠歲月,宛若伴隨一生的印記,以魯蛇的視角,看待芭蕾舞的競爭生態。不同於其他芭蕾舞電影,為了萬眾矚目,心機算計,勾心鬥角,逢迎拍馬,面對同儕競爭、前後屆夾殺,會不會還有空降,跳得最好也不一定能選上主角,背後政商運作下的潛規則,就算拿到角色,也如履薄冰,提防暗箭,不能受傷。如電影《紅雀》裡,在波修瓦大舞台上的雙人舞、女主硬生生被剛落地的男主意外踩斷小腿骨,順位拿到角色的,嫌疑最大。

2017年非常迷人的芭蕾電影 Bolshoi ,描述兩位頂尖芭蕾女孩間的競爭關係,一位是街頭扒手出身、歷經各種奇遇的練舞奇才,一位是養尊處優的天之驕子。從10歲通過波修瓦舞校的面試,訓練到逐漸成長,跳進波修瓦芭蕾舞團,呈現了這個舞團的縮影——老教頭年輕時曾被畢卡索畫過、還有落魄變成酒鬼的前舞者,更有各種傳奇故事,但不變的是競爭的鐵律與獨舞的光環。片中小時候舞者與長大後的舞者,舞功高不說,連長相都像到無法分辨,只能說這裡最不缺的就是芭蕾舞者啊!

金字招牌背後的暗黑故事

擁有246年歷史的波修瓦芭蕾舞團是俄國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招待各國元首來賓的政治工具,毛澤東、卡斯楚、切.格瓦拉、尼克森、英國女皇都曾造訪觀賞,從舊蘇聯到共和國,盤根錯節的政治干預,貪污受賄醜聞都沒少過,但一代傳承一代鐵血紀律的芭蕾藝術,也將金字招牌磨得愈發閃亮。2005年閉館整修6年,官方宣稱總共花費近7億美元,也有媒體宣稱實際花費大約兩倍,積習未改又背負龐大債務重新出發,以滿檔演出與琳瑯滿目的觀光售票名目,從9月到次年6月的演出季,300場次場場爆滿,加上百代LIVE電影院的播放,看來風風火火。但2013年一月爆出了藝術總監費林(Sergei Filin)被潑硫酸毀容事件,首席男舞者坦承指使兩名男子犯案,但舞團300多人認為他是遭到逼供,聯署陳情書給總統普丁,表達力挺決心。

2002年曾因報導莫斯科劇院人質危機獲得英國新聞獎的製片團隊,在潑硫酸事件後打破波修瓦禁忌,獲准一整季沒有限制地拍攝,可以參加舞團的所有演出、排練與例行會議,2015年交出了《波修瓦巴比倫》Bolshoi Babylon,將檯面下的衝突與對立抽絲剝繭地在大銀幕呈現,同時拍出外人難得一見的波修瓦內部與演出幕後,透過訪談,可以看到複雜權力鬥爭下的寒蟬效應。

同樣在2013這一年暑假,《舞徑》的旅程展開,其中最年輕的舞者郭蓉安,說服了家人,前往波修瓦舞校上課,被老師留下來繼續學習芭蕾,卻敵不過鄉愁與沒有高中文憑壓力而放棄返台,影片中波修瓦舞校的綠色走道地板,成了一場美麗夢境。

看看駐站作家其他專欄文章

編舞家養成記

國際經紀人的第一個問題

跟著電影,跳進清涼大海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