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特別企劃

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為音樂會共創曲目〈一粒米〉流露好友真情

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為音樂會共創曲目〈一粒米〉流露好友真情

為了迎接 12/30 即將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的「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三位吟遊詩人再次相聚,排練多首全新編制及創作的曲目,精彩「交手」內容與畫面近日曝光,樂迷們引頸期待,紛紛表示「買好票了」、「一定要去看!」

時間回到今年八月盛夏,三大吟遊詩人帶著各自的樂器,相互造訪孕育他們音樂靈感的所在地——北投、關西、臺東進行三段合創旅程,交換彼此的生命故事、以音樂切磋,唱著一首首經典歌曲,也碰撞出新的旋律火花。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吟遊詩人在北投合創過程中,一起創作全新曲目〈一粒米〉。歌曲主題圍繞著傳統戲曲與那卡西交混的溫泉之鄉,由胡德夫率先譜出骨幹,再由陳永淘和陳明章加入即興段落。胡德夫說,那時到北投拜訪阿章的故鄉,覺得他就是北投(Paktaw)剩下的最後一顆凱達格蘭珍貴的米(最純真的音樂人)。他在陰涼處望著溪流、山林,因為山水南北相連,就像望著台東老家,盡顯三位吟遊詩人的深厚交情。

合創相聚不僅讓人更瞭解彼此,在創作上,也讓不同語言、文化底蘊所滋養的音聲匯流在一起。就以恆春民謠〈思想起〉及〈恆春小調〉來說,三位吟遊詩人用各自的母語及樂器詮釋,調和了原住民族語、客語及臺語,加之三人深厚且自由的即興功力,重新演繹經典曲調,將會是此次音樂會難得一見的聚合。

除了新經典的誕生,三位吟遊詩人也一如既往,以真摯情感將家鄉周遭的環境與人物入歌。遊走於過去的記憶場景,胡德夫唱起〈美麗的稻穗〉,對胡德夫來說,割稻後一把把送去打穀機,少年以美麗的姿態處理稻穀,正是年輕的力量。而陳永淘所創作的〈阿東的歌〉,則是他寫給正在探索及學習母語,排灣族的朋友阿東的歌。

三位吟遊詩人在各自的歌曲中調和族語、客語、臺語,並加入不同樂器編制 / 彭婷羚拍攝

圖 / 三位吟遊詩人在各自的歌曲中調和族語、客語、臺語,並加入不同樂器編制 / 彭婷羚拍攝

在最後一次的合創相聚,三位吟遊詩人可說「全副武裝」,不僅陳明章為這次演出特地帶來了絲弦、三弦以及二弦明琴,陳永淘也準備了吉他、口簧琴以及無音階月琴,多種樂器在演出中行雲流水地交替,共同譜出最美的旋律。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票券現正熱賣中,音樂會上將帶領大家重溫過往臺灣這座島嶼、土地的回憶及情感,在承載著時代意義的經典歌之外,還有絕對讓人耳目一新的驚喜演出,身為樂迷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