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OPENTIX編輯臺

林玉媛 在劇場裡找不到完美,比起設計更愛裁縫

林玉媛 在劇場裡找不到完美,比起設計更愛裁縫

  
【巧手衣裝,造就舞台—服裝設計】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3年4月

  

文字 / 郝妮爾

攝影 / 郝御翔
  

「劇場的設計師,要設計出不會把演員蓋住的作品。」林玉媛說。
  

她說起話來溫溫的,偶爾會歪頭說自己大概不適合這一行吧?但隨即又會眼神充滿光彩地提到某些觸及她生命的劇場經驗。例如剛剛說的那句話,就是她大學讀到一位設計師說過的:「那其實是舞台設計李名覺老師寫的,意思大概是說——他設計的舞台不需要被觀眾記住,觀眾要記住的是那場戲。那段文字,我看了好有感觸。」
  

林玉媛設計的作品,就和她的個性一樣內斂,「做衣服時,我也覺得不用漂亮的,而是要做出符合這齣戲的,我一直提醒自己,不必讓觀眾記得演員穿了什麼,大家不用看到我沒關係,我真的很享受後台的工作,所以有時候連交作品簡歷都很不認真。」
  

給演員一點點,他們就能發光

  

如果當初沒有念劇場設計系,林玉媛的下一個志願是歷史系。雖說轉了一個彎,她好像還是跟古今中外的歷史結下了緣分。
  
林玉媛  在劇場裡找不到完美,比起設計更愛裁縫
  

「從事劇場設計,必須要一直找符合那個時代的資料。」這種與純粹創作無關的資料搜集工作,她反而得心應手,近年因為接下文學劇場的工作,自己的書櫃幾乎都是各朝代的經典名著,「從《詩經》開始,到唐代文學,我後來還把高中的國文課本拿出來,採買相關的書籍。」
  

做這些資料搜集有時不光是為了服裝,也為了選用合適的配件,並使她更了解角色背景。
  

服裝設計一職,經常讓人望文生義,讓人以為除了「穿在身上的衣服」,其餘皆可不理。事實上,但凡穿戴在演員身上的,都歸服裝管轄範疇,「這還蠻有趣的,有些人會說拿在手上的就歸服裝設計管,放在地上的歸舞台設計,可是劇場沒有這麼簡單,有時演員會從場上拿起東西啊,所以偶爾也會遇到某個配件被兩個設計部門推來推去的,不知道要給誰負責。」
  

倒是劇場的魔幻之處也在這裡,一個配件就能夠讓觀眾知曉角色的變化。
  

林玉媛舉例:「近期上演的《父親母親》一個只有4、5個演員,但是總共有36個角色,導演希望這些演員都不會下台換裝,一切在舞台上進行。」
  

沒錯,劇場服裝設計所面對的棘手挑戰之一,也包括演員快速換裝的時間順序,因此設計出好穿脫的服裝,有時也是設計上的條件之一。不過,作為一名劇場的設計師,除了相信自己能夠完成這艱鉅的挑戰之外,林玉媛更多時候是相信演員的能力。
  

「其實這些演員的能量都很滿,只要給他們一點點東西就足夠讓人辨識——像是戴上墨鏡角色就成為盲人藝師、或讓打拳的師父佩戴玉項鍊……我在設計的時候,想的都是如何不掩蓋掉演員的光芒。」
  

成為一位裁縫師的可能性

  

談及設計,林玉媛的確都是低著頭講話。真的聊到神采飛揚的時刻,反而是與設計無關的工作——「我真的好喜歡、好喜歡『做』衣服喔。」她指的是裁縫的活。
  

服裝設計的運作方式是這樣的:設計師繪製好圖,便交由裁縫師打版、成型。但人所不知的是,多數裁縫師其實少有劇場經歷,「現在我合作的裁縫師,也是磨合了很久,才養出默契。」
  

林玉媛解釋,設計這條路上需要透過不斷的實踐、經年累月的學習,以捕捉到溝通的路徑,「比方說做一件裙子,我們跟導演確認好它實際展開來的幅度、轉圈的時候需要多大的弧度?同時又會牽扯到舞台上的動態,轉起來要像是波浪呢?還是平順的?這些細節都涵蓋在我們後來與裁縫師溝通的範疇上,也會決定布料的選用,無法靠一張圖就能夠看見。」
  
林玉媛  在劇場裡找不到完美,比起設計更愛裁縫
  

絮絮滔滔地,聊到裁縫的時候林玉媛快樂得不得了,快樂到她時不時會說:「再讓我做設計幾年吧,我就想退到更幕後去做裁縫了。從事設計真的好苦,我比較喜歡把別人的設計圖做出來。」
  

在百變的劇場裡,永遠看不見完美

  

會這麼苦,大概也是因為林玉媛始終無法看見一件「完美」的設計作品。
  

「我在學設計以前就是這樣了,以前到畫室學素描,如果沒有人幫我踩煞車,我可能會一直改下去,改到老師叫我停止、不要再畫了。設計衣服也是,我總是想要改到那個服裝都要上場了、還是覺得有地方可以調整。」
  

林玉媛說這沒辦法,因為她的眼睛總是看到那麼多,而劇場如此多變,演員在台上展現出的各種角度,加之觀眾於不同座位所捕捉到的畫面,此番排列組合,結果趨近無限大。「我只要換個位置看,就會看到更多細節,劇場就是這麼奇怪,一直在變,好像沒有一件事情是做得完的。」
  

如她所言,劇場如浪,而林玉媛的心智卻如礁岩,一面感受浪的洶湧,日日受其多變給震懾、給侵蝕,彷彿等不了更多的浪,她就甘願把自己縮得小一點、再小一點。活在此般藝術型態中,若欲試圖成為一種不變的、安靜的存在,繼續走在服裝設計這條路上,也許很難圓滿吧?
  

「所以啊,我就覺得有一天,我真的會離開設計,專心從事裁縫的工作。」林玉媛說,沒多久,又慢慢地加上一句:「但是,朋友說我肯定離不開設計的啦。」

  

人物小檔案
林玉媛  在劇場裡找不到完美,比起設計更愛裁縫

林玉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畢業。任職於抹抹設計工作室,主要從事表演藝術服裝設計與製作。近年服裝設計作品:拾念劇集《金銀鐲》,阮劇團《十殿》、《釣蝦場的十日談》、《皇都電姬》、《城市戀歌進行曲》、《水中之屋》,同黨劇團《父親母親》、《星期十,猴子死翹翹》,國光劇團《定風波》、《賣鬼狂想》,趨勢文教基金會《屈原遠遊中》、《玄異筆記》、《采采詩經》、《詩人有影放輕鬆》、《東坡在台灣》、《大風起兮》,臺北海鷗劇團《化作北風》、《女子安麗》、《海鷗之女子深情對決》,臺中國家歌劇院《迷宮魔獸》、《熱帶天使》,Project 0《獨白時刻》,TaiwanNow《阿婆蘭》。

  
  

近期參與作品

2023 NTT遇見巨人—拾念劇集╳無獨有偶╳施如芳《鯨之嶋》

2023/10/21 (六) - 2023/10/22 (日)

前往購票

  


2023秋天藝術節 詹傑✕黃郁晴《罪.愛》

2023/11/17 (五) - 2023/11/19 (日)

前往購票


更多《巧手衣裝,造就舞台—服裝設計》線上專題
林恒正-這行業,讓傲嬌的牡羊座也甘願臣服
林璟如 被劇場「成全」的人,以溫暖全心回報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