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站作家專欄
【樊慰慈專欄】一位捏黏土長大孩子的AI囈語
《思想不短路》專欄|OPENTIX 2023年7月
進階的人工智慧雖然在尖端科技研發和民生用途上具有無窮潛力,且商機無限,譬如高效程式設計、創造新材料、癌症解藥等。然當它觸及更深的人性層面,或企圖竄改自然界的法則時,那條紅線該畫在哪裡,才免於讓人類像希臘神話中穿上羽翼的伊卡洛斯,忘情翱翔到過於接近太陽而終至墜毀?
文字 / 樊慰慈
愛因斯坦去世前一個月曾寫信弔唁才剛病逝的摯友Michele Besso的家屬,信中有段寓意深遠、常被引用的名言:「他已早我一步離開這個奇異的世界,這不算什麼,因為對我們這種執著於物理學的人而言,過去、現在、未來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人們)頑固堅持的錯覺。」在科學上愛因斯坦主張時間並非恆定,而會隨重力強弱而改變,且過去、現在和未來是同時存在的;但對於不理解複雜科學方程式的人,其實可單從生命哲學的角度來品味他這段雋語。而身為一名音樂家,無論在作曲或演奏上,我更常覺得自己是透過音樂,拿時間來變魔術。
幻想是藝術創發之源
演奏百年前的老曲時,那些斑駁的音符就完全活在當下;樂譜上記載的速度及音符時值,彷彿傳統物理定律的某些框架,但經過演奏中微妙的彈性變化,可以憑意志將時間拉長或緊縮,就好像光線的速度及方向可隨天體重力而改變!只要演奏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台下觀眾對時間的感受也隨之擴張或縮短。創作新曲的過程(寫文章亦同),常感覺一邊在和前人或過去的我對話,其中不免有些抬槓與爭執;那種不知從何而來的靈感和動機,卻彷彿是未來的我(或不知哪位)跑過來提點或攪和一下!因此無論是演奏、作曲和寫作,就是一次次對超越傳統物理學定義下的時間的深度探索。但這種想法究竟是知覺抑或幻覺?因為無法驗證,因此還是把它當作自我意識中的幻想吧!
稱之為幻想其實並無貶抑之意,因為得以幻想或做夢,可能是高級靈長類動物特有的一項超能力,也是人類文明中異常珍貴的藝文創作得以形成的關鍵。近日熱門議題「人工智慧」在研發上要進階為「通用人工智慧」的要件之一,就是讓它懂得幻想。但進入幻想即意味著某種程度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發展到一定程度,就不易受外在約束。而讓人工智慧模擬人類思維和情緒,能夠自學,進而擁有自主性,卻對人類生存產生莫大的威脅,遑論一旦被有心人惡意操作的後果,這都是近日國際輿論有關人工智慧的爭議焦點。
1968年美國登月計畫之初使用的電腦設備仍很落伍,但知名科幻小說家Arthur C. Clarke當年即在《2001太空漫遊》(由大導庫柏力克拍成電影)裡納入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HAL,驚悚預示其威脅性,成為劇情轉折的關鍵。進階的人工智慧雖然在尖端科技研發和民生用途上具有無窮潛力,且商機無限,譬如高效程式設計、創造新材料、癌症解藥等。然當它觸及更深的人性層面,或企圖竄改自然界的法則時,那條紅線該畫在哪裡,才免於讓人類像希臘神話中穿上羽翼的伊卡洛斯,忘情翱翔到過於接近太陽而終至墜毀?近日大導詹姆斯.柯麥隆受媒體採訪,表達他對一艘觀光潛艇至鐵達尼號海域探險不幸遇難的看法:「(無論是當初的鐵達尼號或這次事件的)教訓是,面對警訊時別太傲慢,勿認為你可以智取大自然!」
人工智慧vs.人類智慧
無奈地,人類社會階級通常以統治╱被統治、管理╱被管理,以及貧富來區分,在可見的未來這樣的區分或許仍難被改變,但勢將加入一個微妙的參數:依掌握人工智慧的程度進行區分。其實過去10幾年來人們即默默地被以操作電腦或上網能力來區分,已形成上述趨勢的雛形。從目前最新的微軟Windows 11到下一代的Windows 12,逐步把GPT 5放在副駕駛座,人工智慧介面的導入將更加徹底。筆者日前參觀巴黎航太博物館,展品琳琅滿目,從15世紀築夢翱翔的原始飛行器到近代的太空火箭一應俱全,其間也包括從一戰、二戰到近代的各式戰機。可見每當人類創發新科技時,除增進民生、社會福祉及文化價值外,往往也被立即應用在戰爭與征服上!人工智慧當然也不例外。
筆者有個收藏可動公仔的嗜好,發現近年拜3D掃描、列印技術及數位模具進步之賜,一些公仔無論在設計的擬真性和製作的精細程度上都讓人嘖嘖稱奇、愛不忍釋;但我仍非常懷念小時候必須用彩色黏土捏出心愛的各種超級英雄或怪獸的歲月。差別在於前者讓我直接獲得精采的產品,後者讓我充分體驗從構思到親手塑造的過程,包含捏掉重做的反覆嘗試。靠GPT 4解題或用AI創作有點類似前者,土法煉鋼做學問及作曲則像後者。或許,我就屬於那將被時間淘汰的舊石器人類,只不知遇到愛因斯坦時,他會怎麼說?
看看駐站作家其他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