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駐站作家專欄

【貧窮男專欄】沒有那麼容易的「南韓跳」

【貧窮男專欄】沒有那麼容易的「南韓跳」


《看戲不忘電影》專欄|OPENTIX 2023年7月

2019年8月,臺北藝術節邀來韓國編舞家安銀美的《南韓跳,北韓舞》,同年10月又到衛武營演出《跳舞ㄚ嬤》,其間舞團還接著到義大利演出《南韓跳,北韓舞》,然後到巴西巡迴演出《跳舞ㄚ嬤》。2021年新製作《千禧之龍》找到9個劇院單位與藝術節投資,包括衛武營、巴黎市立劇院、里昂舞蹈雙年展、盧森堡市立劇院等。這幾年韓流、K-POP席捲全球,就連音樂劇也擠進全球三大,電玩產業全球排名第四,南韓做對了什麼呢?

文字  貧窮男


我這世代小時候對南韓的印象與今日完全不同,雙方的教育制度差不多,受儒家文化影響,同樣國家分裂,政治上強權獨裁、同為反共陣線聯盟;當韓國無預警與台斷交,我們只能在籃球和棒球場上,好想贏韓國。1980年代中期,高中時交的韓國筆友住在首爾江南區,有著橢圓臉(當年韓國標準臉型,看看安銀美與年輕舞者瓜子臉的差異,就會發現世代更迭),發現她們高中竟然上法文課讓我非常吃驚,我們英文還念不好,他們已經放眼歐洲市場。


傾國家之力扶持的內容產業


相對於台灣中小企業的單打獨鬥,韓國以國家力量來扶植產業的模式,創造出三星、現代、LG、SK等富可敵國的企業體,透過政府策略性的整體作戰,企業也背負著國家興衰背水一戰。然近20年崛起的軟實力——電玩、KPOP、音樂劇等內容產業,如平地一聲雷瞬間爆發,綻放驚人成果。以電影為例,1998年韓片《生死諜變》在韓國的票房擊沉《鐵達尼號》,激起民族自信,掀起投資拍片熱潮,同時電影相關科系與產業人才成長10倍,電影在質與量都出現驚人成長,但市場規模有限,觀影人口無法成長,導致開始虧損,政府便開始調整政策。


李明博總統任內,將文化內容振興院更名為內容振興院,著重於文化內容外銷、著作權保護、電影製作及人才培育等,以提升產業競爭力。接任的朴槿惠上任後以「創意經濟」計畫推動包含廣告、設計、電玩、軟體、影片、音樂及藝術等15大類的創意產業,鼓勵與資通訊技術(ICT)結合,全力扶植中小企業(90%以上的舞團歸於此類),將文化預算提升為總預算的2%;並推動「大眾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法」,音樂劇即在這一波中脫穎而出。


那產值不大的舞蹈圈呢?韓國於1950年成立了亞洲第一間國立劇院,韓戰期間遷至大邱,1957年搬回首爾明洞,陸續成立國立劇團、舞蹈團、歌劇團、交響樂團、合唱團和芭蕾舞團。先來看看芭蕾舞,在統一教支持的環球芭蕾舞團成為亞洲最強芭蕾舞團後,韓國國家芭蕾舞團也急起直追,此外還有地方政府支持的光州芭蕾舞團。韓國設有芭蕾專業的高等學校有49間,每年有2000多名舞者畢業,奠定芭蕾強國基礎。1973年成立的韓國藝術委員會(ARKO)提供各地舞團財政支持,為了因應國內市場飽和,2005年成立的韓國藝術管理部門(KMAS)協助國際交流與推廣。


大邱當代舞團成立於1981年,韓國國家當代舞團(KNCDC)成立於2010年,以作品為導向,沒有固定舞者;透過政策加持,以韓國舞蹈節包裝韓國當代舞蹈,固定推到海外巡迴擴展能見度。攤開韓國內容振興院鉅細靡遺的藍圖,展望未來結合科技,深謀遠見,即便以成功產業作為範例來對照閱讀,攸關未來仍不掉以輕心,但民間的當代舞團,屬於高藝術水平、低產值、觀眾少、缺乏投資,只能仰賴韓國內容基金(Korea Contents Fund)支持。


韓國民間舞團也像中小企業


舞蹈產業狀況也同企業一般。台韓的舞者素質差異不大,台灣舞團如中小企業,單打獨鬥各憑本事,韓國則透過國家力量,循其他內容產業成功模式,博取國家舞團的國際能見度,私人舞團則放任絕境競爭,能存活或能被國際看見,才錦上添花給予協助,不走雪中送炭通通有獎路線,加上K-POP與街舞受眾更廣的夾擊下,像是Bereishit、Kim Bock Hee、Lee Kyung Ok、Choe 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以及Dance theater Chang、Modern Table、YMAP、EDx2 Dance Company、LDP、Sun-A-Dance、Singsoo Ahn Pick-Up Group等團體能冒出頭來,真的不容易。


因此安銀美舞團能獲得國際共製青睞,在韓國是非常獨特的存在,這也歸功於碧娜.鮑許2005年於韓國駐地創作Rough Cut期間的奇遇,多次邀安銀美作品到烏帕塔,使其在國際間嶄露頭角。過去韓國現代舞中多多少少結合了傳統舞蹈或薩滿,安銀美早期作品中即是因此而獲西方世界歡迎,後來以觀察韓國社會面的特色,如青少年的韓流熱、中年上班大叔的彆扭動作、ㄚ嬤的樂觀可愛等,以她的閃亮動感與設計感,帶給觀眾許多反思與共感。


看看駐站作家其他專欄文章

10年,一個斷裂的劇場世代
速寫賴翠霜
以真實人生舞動的《舞魂》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