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植物啊植物,你甘有在聽?—阿特直送
文/謝賀銘
圖/Karolina Grabowska
《 阿特直送 》|OPENTIX藝文指南針 2022年5月號
動物會動,植物也會動。早在1880年,達爾文就曾為此寫了《植物的運動力量》一書,將植物自行朝向光源的生長,視為是植物的一個「move」。他在書中也提到「植物的根部,就如同大腦這樣的器官,會接收感官輸入」。1968年,在《國際超心理學雜誌》裡,美國中情局審訊專家巴克斯特,依據他的實驗結果,進一步指出植物是有意識、也有情感的。近幾年來,「植物智能」更成為了科學研究項目,學者們開始提出種種植物具有記憶與溝通能力的論點……講到這裡,轉頭看看你家的盆栽,會不會發現…它正對著你揮揮手加碎碎念呢?
所以...植物有耳朵?
好啦,沒有要上演奇幻影展(80年代還真有一部邪典電影《異形奇花》,把盆栽變成了吸血鬼)。但植物若真能與外界溝通,那就要先假設它們是「聽得到」的。已有研究指出,植物的最根部,會出現可轉換為「喀噠」聲波的訊號,也就是說植物根部可能有著如同耳朵般的聽覺受器。這不但呼應了上述達爾文的學說,也等同告訴人類,植物對聲音是有反應的,甚至會透過聲波來與外界聯繫。
所以...植物愛聊天?
還有最近剛興起的「植物溝通」,則是將人類與植物的對話超乎於科學之外,將植物視為與動物一樣是具有靈性的。植物溝通師會收到植物們傳來的訊號,就像是收音機接收到電臺頻率一樣,再將訊號「翻譯」成人類的語言。
所以...植物也愛聽音樂?
正因為在當前,植物常被視為是會說話、會聆聽、也有感受的生命體,人類開始將「跨物種溝通」搬進了表演藝術領域,希望植物也可以一同觀賞表演、欣賞音樂,甚至參與演出。2020年,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利塞奧大劇院重新開幕時,舉辦了一場線上直播的音樂會,座無虛席 – 但仔細一看,原來從臺下到包廂裡坐的,是共2292位的植栽觀眾。我們腦海裡不禁浮現了這些植物,隨著臺上的弦樂四重奏,開心地搖頭晃腦(或許還偷偷感動拭淚)的樣子。
而今年臺北藝術節,則舉辦了四場「給植物的音樂會」,將上面所提到的植物特性化為創作概念:有與植物共振的聲波療癒小宇宙,有結合影像、裝置與歌聲的生態系實驗聲域,有戴著耳機和植物一起散步的音樂漫遊,更有邀請植物一起選曲一起跳舞的party。想像植物聽著音樂的模樣,我們和萬物眾生的距離,也逐漸在拉近。
原文刊載於《OPENTIX藝文指南針》第26期,2023年7月號
索取地點: OPENTIX分銷點、臺北捷運全線、台灣高鐵各站、全台文化中心、學校、各大書店、音樂教室、台北各藝文展演場所、台北市立圖書館各分館、飯店旅遊業、兩廳院會員…。
猜你立刻就想去
2023臺北藝術節 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
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表植趴體》
2023/8/12 (六) - 2023/8/13 (日)
前往購票
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植靜派對》
2023/8/5 (六) - 2023/8/6 (日)
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植物連結聲波浴》
2023/8/19 (六) - 2023/8/20 (日)
前往購票
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玉山是一個處理器》
2023/8/26 (六) - 2023/8/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