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楊書涵  學習好好做人,而非做一個好人

楊書涵 學習好好做人,而非做一個好人


青年指揮家:台上的揮灑與背後的沉思】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3年10月

青年指揮家楊書涵,2023年初上任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助理指揮。他形容指揮的工作,彷彿「賦予自己另外一種人格」的感覺,語畢,靦腆一笑,解釋:「我本來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也不太喜歡人多的場合,如果不談論音樂的話,我可能會失去講話的能力。可是我現在,常常一口氣要跟一百多個人一起工作,在很快的時間內做出決定與指示。」

與其說是音樂改變了他,不如說是他熱愛音樂的心,讓自己的性格急轉彎。因此,問及對於指揮這份工作的想法,他忽然又刷紅了臉,說:「我這樣講的話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可是我真心這樣覺得。」接著,他篤定而緩慢道:「指揮的工作嘛……就是幸福。我覺得能夠成為一名指揮,真的很幸福。」說完,好像自責這個形容太老哏了,他害羞地低下頭。

文字 / 郝妮爾

攝影 / 郝御翔


當感到一切足夠,便已是在退步


楊書涵說,自己經常碰到學音樂的後輩問他,是否推薦去學習指揮這項專業?每次遇到這個問題,他都會陷入長長的思考。


相對於多數音樂家,指揮的工作內容抽象得多,也難以判定「技術」的深淺,且多數時間,都是自己與樂譜間的對話,他不確定該從什麼角度給出建議。


「所以,我最後只能問:你是不是真的『夠愛』這件事。」楊書涵說,他當初之所以會從主修鋼琴轉至指揮的道路,也是意識到心中那份太強大的愛,推使他心無旁騖朝這個方向走下去,「指揮這條路很難只是某人生命中的其中一個選擇,而是當你知道,這輩子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這個——如果有這樣的信念,那無論如何都能夠做出決定。否則,很難在這麼抽象又辛苦的路上走下去。」


所謂的辛苦,楊書涵難以一言蔽之,他分享過去自己在NSO擔任協同指揮時,音樂總監馬寇爾說過的話:「身為指揮,當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的時候,你已經在退步了。」他相當同意。畢竟若指揮滿足於現狀,就難以看到新的事物,「就像一個永遠看不到終點的旅程,無論我對一首曲子多麼瞭如指掌,還是會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這也是我覺得音樂最動人的地方。」


追尋無盡的音樂旅程,是指揮的難題。不過另一方面,楊書涵分享,「如何好好做人,而不只是做一個好人」,也是他在指揮工作中的巨大課題。




你要成為最支持自己的人


「剛開始指揮的時候,我覺得和諧的氣氛是最重要的,如果音樂家不開心,演出不會順利圓滿,所以有段時間,我一直希望成為大家都喜歡的那種人。」


楊書涵回憶早期與樂團合作的時候,他花很多時間拿捏自己與音樂家們的距離,這也是亦是諸多青年指揮家的面臨的困境——眼前全是功力深厚的資深演奏家,自己要以什麼姿態「指揮」他們呢?


對此,楊書涵深入說明,「你畢竟站在那麼多人面前,難免就是會受到一些攻擊,或許也不能說是攻擊啦,不過的確,隨時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朝你衝過來,而你又必須在當下得馬上處理,早期會遇到很多問題,更像是一種試探、或者是考驗,多的是你沒預料到的狀態。」


那個時候的楊書涵,近似風中小草,頑強卻容易傾倒,他說自己花很多年的時間才明白,若討好任何一位演奏家,那麼服務音樂的本質也會因此消失,最終,那「虛幻」的和諧氛圍,無助於音樂的表現。


「所以,我覺得身為指揮家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一定要成為最支持自己的那個人。」楊書涵這句話講得很俐落,然他也明白知易行難。


進一步解釋,所謂「最支持」的狀態,並非固執己見,而是「不能人家問你一個問題,就輕易動搖,你要很清楚自己的信念在哪裡,先穩住陣腳以後,再去思考能夠與大家往哪個方向進行嘗試、改變。」


說到這,他淺淺一笑,好像指揮這工作,講到最後都在討論該怎麼做人,不過,原理的確相仿。「在滿足他人以前,你必須先相信自己才行。」楊書涵說。




指揮,為他指向生命中所有的相遇


話說回來,遭逢逆境,其實也是所有浸淫藝術之人,必經的一關。也是因為逆境,創造了更多「相遇」的機會。


「每次吃苦的時候,我都跟自己說,這表示離那些偉大的音樂家又更靠近一點點了。」楊書涵這句話講得很靦腆。


「比方說布拉姆斯,他寫的作品都很壓抑、表現一種無法說出口的愛;或者是馬勒,當時大家都覺得他是個指揮家,在那時期就沒能好好重視他的創作。」說著,彷彿古今的距離一點點消弭,楊書涵說他投入指揮的過程,就是與這些人相逢的時刻,「在全心全意研讀作曲家的作品時,覺得他們好像都是很親密的朋友,看著他們生命中遭逢的困境,就覺得我此刻的困難不算什麼。」


不只是歷史上的相遇,自他擔任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助理指揮以來,也有過許多令他珍惜的美好時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台灣較少見的「學生音樂會」。


「我覺得就藝術教育而言,美國真的蠻有規劃的。大概是每年2、3月的時候,就會有10幾場專門為學生舉行的音樂會。」楊書涵描述,學生會搭乘巴士一車車魚貫入場,現場會安排主持人與學生互動,介紹音樂會及相關資訊,「也會跟當地醫院合作,請醫生錄影,討論心理健康與音樂之間的關聯。在選曲上,我們就會選一些直覺性比較強的音樂,與學生有更深的連結。」


楊書涵說,看著底下的孩子,真的就像看一群初生的新芽一樣。「這些孩子,未來變成大樹以後,也許會帶著更多人走進音樂廳。光想到這件事情,我就覺得好棒喔。」


指揮所要面對的難題無限,而楊書涵每次站在樂譜前,也把自己當成出生的小芽那樣,像是第一次與新鮮的空氣接觸,彷彿預見接下來將展開的挑戰,也似乎能預見日後將發生的諸多奇景。


如是,回過頭來,我們再品味一次他所謂的「幸福」,應該沒有人會懷疑這語氣裡的醇厚度了。


人物小檔案


楊書涵,畢業於柏林音樂院碩士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班和東海大學音樂系,曾與德國指揮家 Christian Ehwald、Hans-Dieter Baum及許瀞心教授、鍾安妮教授學習指揮,並曾榮獲第10屆波蘭「費特伯格國際指揮大賽」首獎。曾應邀客席指揮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及歐洲知名樂團。自2016年起,與「巴雀 Camerata Taiwan」定期舉辦國內巡迴演出,並曾多次受邀參與歐洲與亞洲音樂節演出。2015年間,獲選於義大利歌劇學院與指揮大師慕提( Riccardo Muti)學習威爾第歌劇《法斯塔夫》。2021/22樂季受藝術顧問準.馬寇爾邀請參與「IMEI 藝脈傳承」計畫,擔任國家交響樂團協同指揮。2023年初上任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助理指揮。



更多《青年指揮家:臺上的揮灑與背後的沉思》線上專題

吳曜宇 在一條孤獨的路,找到不同的眼睛

曾維庸 在音樂裡,人那麼渺小卻有那麼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