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駐站作家專欄

用吃與消費去感受一個城市逐漸形成的文化風景|梁薑薑專欄

用吃與消費去感受一個城市逐漸形成的文化風景|梁薑薑專欄


《藝文食景》專欄|OPENTIX 2024年5月


文字 / 梁薑薑

插畫 / Miss Susu


自小在鄉下長大,在地方經濟的脈絡裡面,具有文化內涵的營業單位通常都屬於發展上較緩慢的一群,或許因為供需也少吧,走進這些商家都會想辦法多待點時間、消費些什麼。


直到後來上大學時住在城市邊陲,伴隨著對於文學、音樂、電影、次文化...喜好,喜歡去探索生活中的藝文場景,慢慢的培養出對於文化聚落形成較為敏感的覺察,至於到底「文化聚落」這個詞是什麼,其實是我自己的詮釋,如果用較普遍共識的說法,定義上應該比較偏向「地方創生」。


地方創生這個概念源自日本,目的希望地方發揮特色、發展出最適合的在地經濟,讓人們理解到就業並非只有前往都市工作這個選項,能夠選擇喜好的鄉鎮或回到自己的故鄉,試著去平衡城鄉發展不均、高齡少子化等問題。


這幾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島內旅遊人們南來北往的能量大大提升,因此更加速了地方創生的發展,當一個區域裡不約而同的出現了書店、咖啡店、選物店、唱片行、展覽空間...等會不定期發生文化活動的場域,仔細觀察會發覺這些一個個小小的節點其實彼此都有互相關注與聯繫,靜靜等待某個契機進一步連成線、連成面,特別是那個漸漸為人所知、即將被大眾認識的前夕,進到這些店家、活動現場時,總覺得會有種像是要參與一個小小的、不為人知派對,很奇妙新鮮的感覺。


這樣的感受,是每次拜訪嘉義時常會產生的想法。


這幾年因為工作、加上三五好友選擇定居嘉義,每隔幾個月都剛好有機會前往,不論是自己散步在嘉義街道裏,又或是因為工作關係、參與朋友聚會...等各種機緣,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滿滿的藝文能量,蓬勃的像是一塊剛整好地準備迎接春天的沃土,各種生機盎然的植物接二連三冒出新芽,迎著風搖擺綠成一片油亮的風景。


拜訪嘉義,很推薦從目前已經辦到第三屆的【有事青年節】來安排規劃,整座城市在那幾天就像是一座大型的藝文展覽場,從動態音樂演出到靜態沙龍講座、青年手作市集...等眾多活動在城裏各處發生,邀請了許多在地或是與嘉義有深刻連結的創作者參與,內容十分精彩而多元,若拜訪時間不巧、抑或是行程安排上有餘裕,也很推薦前往「嘉義文創園區」、「故宮南院」去看展覽。


因為這些活動、展覽多半不會到太晚,若規劃要來嘉義旅行,可以的話務必留下一段可以好好吃頓晚餐的時間,若規劃的夠早,往往都是一位難求的「林聰明沙鍋魚頭」絕對值得事先預訂,特別推薦他們的涼菜與雞肉片飯真的是台灣小吃的精髓所在,食材夠好、料理不需太多調味,返璞歸真的飲食醍醐味,我想是每個台灣人都吃得懂的美味。但即便是愛吃鬼如我,想到要去嘉義時也常常訂不到位。因此我很常前往以下兩間餐廳,印像中提前一到兩週都能訂到位。


若活動結束的時間比較早,我會選擇「東方葉全牛料理」,店內主打溫體牛肉,必點的是用上大量蔬果作為湯底的牛肉火鍋,簡單川燙一下就入口即化的牛肉片,與別的地方少見的熱炒菜色:蒜味牛舌、三杯牛筋,都是非常美味的選擇。


若待到比較晚,或是會留下來過夜,「體育館海鮮碳烤」就會是朋友們相聚喝兩杯吃飯的好選擇,木桶裝的招牌雞油飯是坐下來馬上就得在菜單劃下的一道菜,一片片淋滿雞油的肥嫩雞肉片搭配香Q米飯,這是在雞肉飯原鄉才有辦法吃到的爽菜,加上店內各式熱炒水準都很高,點幾道適合下酒的海味炒菜如:金沙中卷、胡椒風螺...配著油香肥美的雞肉飯,除了飯會多扒幾口、啤酒大概也能多喝兩瓶來。


如果拜訪嘉義的時間上安排不是那麼充裕,除了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的雞肉飯,更多時候我會搜尋的是這兩款小吃:涼麵、涼肉圓,應該是嘉義才會吃到的特色小吃,基本上多數有賣這兩道菜的店家都是在地老店,因為時間有限的關係,抱持著一種隨緣挖寶的心情去街道巷弄裏探訪,很能夠給自己在城市裡一點探險的樂趣。



最後想回到本篇文章開頭所提到的,對於喜歡探索城市文化風景的人來說,從書店、咖啡店、創意園區...這些在地生活感滿滿的結點開始,自然而然就能夠發掘到許多有趣的風景來。


若不是在展覽、活動期間拜訪嘉義,想要知道這座城市正在發生什麼有意思的事情,白天時刻很推薦前往位於嘉義文創園區裏的「國王蝴蝶咖啡館」喝杯手沖咖啡點份焦糖布丁相伴、或是前往位於商辦大樓裡面十分隱密的計時制「秘書店」,充滿了許多在地文化相關的精選書籍與近期活動傳單可索取,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市中心的非典型甜品店「桃城豆花」,常常舉辦各式有趣的展覽、活動...熱鬧而充滿活力。


這一間間趣味而充滿魅力的店家,在我眼中很像是城市裏的文化前哨站,各種資訊在此匯流,讓我們得以用平易近人的消費,一窺「嘉義」這座朝氣蓬勃的城市,正在萌芽茁壯的文化魅力。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


專欄作家小檔案

梁薑薑,台中大甲人,拍謝少年樂團貝斯手,文藝中年、衷心熱愛各種現場演出帶來的感官風景。曾任食品企劃,對各種飲食文化非常著迷,喜歡上餐廳、也喜歡在家動手料理,若使用地圖有屬性與類別區分的話,基本上是個用美食來定位東西南北的吃貨一枚,熱衷將靈魂深處的一時半刻,純然投入在文藝與吃喝的風景裏。


看看駐站作家其他專欄文章

給藝文嗜吃者們,一種理想的島嶼生活提案

在歌劇院周圍散步才是正經事

你是否也是用味道去記憶當下的人?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