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站作家專欄

科技無形化與音樂天堂之間的距離|樊慰慈專欄

科技無形化與音樂天堂之間的距離|樊慰慈專欄


《思想不短路》專欄|OPENTIX 2024年7月

AI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易學好用,不太需要肉身老師教!況且AI領域的教學 備課若不隨時跟上最新進展,恐怕還沒教,所傳授的技術即已過時;學生還沒 畢業,之前所學的內容可能早就落伍;更甚者,學生學了某些專業技能,畢業 後才發現那個原本熱門的行業正逐漸消失!

專欄1月份提到,在一個資訊急速超載的時代,社會充滿焦躁的情緒。過去產品研發以年為單位的汰舊換新,如今各種AI科技在各方逐鹿下,竟然每月都出現許多新款式或版本,彷彿椅墊還沒坐熱就得換位子,淘汰速度加劇!藝術本質在於反映時代或逃避時代?未來幾年將是科技全面滲透到人類生活的關鍵期,表演藝術與藝術市場又將何去何從?


對一個月刊的專欄作者而言,過去要做時事評論可稍微沉澱一下再寫都不遲;但如今面對需要消化吸收來自四面八方、瞬息萬變的巨量資訊與新知,若無法立刻掌握重點和梳理脈絡,並做出橫向連結的獨立觀點,專欄或任何研究不僅時效性頓失,人文精神亦將蕩然無存,不如交給AI及時歸納生成!


搞不清楚對手是什麼,如何擬定正確的戰略?


6月初看到一位近期OpenAI開除的青年研究員Leopold Aschenbrenner在網上發表一篇論文〈SITUATIONAL AWARENESS: The Decade Ahead〉,從微觀科技到宏觀歷史的角度剖析AI發展。筆者或許是台灣最先意識到其重要性的閒人,並立刻在個人臉書上分享。隨後半個多月來該論文已在國際輿論持續發酵,引發從不同角度的延伸探討。對照近期台灣社會包括教育部在內有關AI發展過於單向的投入,或多流於跟風,對問題需要更深入的理解。


17世紀荷蘭有個鬱金香事件,後來成了泡沫化的代名詞。AI本身是玩真的,不至於泡沫化;但若將之當作凡事不蹭個熱度就怕落伍的時尚盲目追捧,或如同股市的一窩蜂追高,其行為本身及相關的投入勢將泡沫化,並造成資源浪費。AI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易學好用,不太需要肉身老師教!況且AI領域的教學備課若不隨時跟上最新進展,恐怕還沒教,所傳授的技術即已過時;學生還沒畢業,之前所學的內容可能早就落伍;更甚者,學生學了某些專業技能,畢業後才發現那個原本熱門的行業正逐漸消失!


上述問題需要一個視野廣闊的政府,從全球高度及跨領域的橫向連結進行整合規劃,絕非頭痛醫頭式地局限於工程和技術層面。看那19歲即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資優生Aschenbrenner,在校主修的是經濟和統計學,而非資工或電機。


讓音樂平衡內心的裂痕


早在1980年代,科學家Hans P. Moravec1948-即曾提出一個知名悖論,大意是「要電腦在智力測驗或下棋時具有成人般的表現並不難,但想賦予電腦(和機器人)一歲小孩的感知能力與肢體靈活度卻難上加難。」前者還包括譬如語言翻譯、微積分等,後者則涵蓋五官知覺及意識等。雖然Moravec當初設想的難題如今似已被先進的AI和機器人一一突破,譬如靈活的肢體模擬感官意識等,但悖論本身的概念卻沒錯,並可加以衍伸。


電腦工程師暨著名直播主Lex Fridman近期與META首席科學家Yann LeCunn的訪談中,對於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本身究竟能否了解實體世界的現實,仍表存疑。因為人類智慧須從許多實體接觸的經驗中不斷累積,而語言本身是間接而抽象的,靠著大型語言模式訓練的AI即使能正確回答或協助解決問題,但它目前仍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非意識狀態。


「我們用音樂平衡內心的裂痕,使自身成為完整的人(雙關語:讓彼此合而為一)。」在日前推出的《小丑》續集電影預告片中,竄出這段刻骨銘心的經典名句。讓人聯想起20多年前我曾述及(註)電子音樂前驅Morton Subotnick(1933-)年輕時的預言:「在一場未來的音樂會裡,4位不帶任何樂器的音樂家舒適地靜坐台上,他們正與台下同樣舒適地靜坐著的觀眾以思想音樂進行交流。」


數年後他又表示:「未來聽眾將有更積極參與音樂發生過程的機會和空間,形成人與音樂之間或欣賞者與音樂家間更多、更直接的互動。…人們可按照己意改變一首作品或一個錄音演奏的內容,身處四方的人們也可上網同步演奏四重奏。…科技應該被化為無形,你不會感受到它的存在,而是天衣無縫地悠遊於其世界中。」當時仍處於網路的嬰兒期,智慧型手機和移動網路尚未問世,更別說近年神速躍進的AI。Subotnick神準的預言如今聽來除了讓人嘖嘖稱奇,也不禁感到有點毛骨悚然!

 

註:樊慰慈,〈人與樂的互動:從安可到網路世界〉,《音樂年代》,第59期,1999年11月,頁22-23。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


看看駐站作家其他專欄文章

文字指令:藝術生成的彈指神功?

真人表演藝術:AI王朝下的金飯碗?

歷史從不重複,重蹈覆轍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