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駐站作家專欄

海洋文化廣納百川的飲食風景|梁薑薑專欄

海洋文化廣納百川的飲食風景|梁薑薑專欄



《藝文食景》專欄|OPENTIX 2024年7月


文字 / 梁薑薑

插畫 / Miss Susu


近幾年來很常拜訪基隆,不論是大型的藝術策展例如:永晝海濱美術館計畫、結合海岸地景的音樂祭:潮境海灣節、近期甫結束的愛嶼搖滾,加上眾多地方創生型企劃:和平島地質公園、太平青鳥書店...等等活動,基隆的海港風景搭配著藝文能量像是海浪般一波波襲來。


只是每次行駛在基隆的道路上,常常都會有種彷若一秒到香港的錯覺,後來認真思考了一下,我想或許是這兩個城市都是緊貼著海岸建構出來,所以感官上會呈現一種在很短的距離裏,很快的去感受海拔高度的變化,因此產生出如此特別的感覺。


這感受在台灣其它城市都相對少見,不論是開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是走路...在這裡,道路高低起伏交錯、很多空間是隨著山際線設立,特別容易感受到很常會是用俯視或是仰視的角度去感受地景變化,真的是很不一樣感受,基隆是一個每次來訪都會特別有出國感的地方,然後也透過跟在地朋友聊天,發覺在飲食文化上,基隆也有它風格別具的味道。


在基隆吃東西,經過朋友提點,歸納出三個很明顯受到移民文化影響的味道派系隨處可見,導致貪吃鬼如我,每次來基隆就會很喜歡到處找看看以下這些味道來嚐嚐。



第一個就是我非常熱愛的沙茶咖哩風味,受到潮汕、廣東移民的影響,這裡將他們平常慣用的沙茶加入日本時代引進的咖哩粉,與台灣食材例如芥蘭、空心菜、牛肉快炒後,成為一道鹹香入味、兼具去濕排汗功效的常民料理,迅速地成為基隆在地勞動族群的營養補給首選,每次來基隆我都會特地找一間來吃看看,目前最喜歡的是在基隆慶安宮廟口的咖哩炒麵。老實說我真的很喜歡沙茶咖哩,每次要前往基隆,腦中都會浮現沙茶咖哩醬汁經過大火快炒之後,一上桌麵條裹滿起鍋鑊氣整個香氣四溢的畫面,成了每次想到基隆腦中馬上浮現的美食風景。


第二個也是被提點之後覺得很有意思的味道,在基隆特別容易看到紅糟、紅麴入菜,據朋友說這是屬於福州一代移民的影響。若想要了解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最快的方式就是去菜市場走一圈,很推薦直接走一趟仁愛市場,從一樓的熟食攤到二樓的小吃攤,例如身為中部人最喜歡的肉圓,真的很少見有紅麴口味的,但在這裡卻是隨處可見,以及一樣是把海港文化與飲食融合在一起的紅燒鰻,加上較常見的台味料理如紅燒肉、紅燒排骨,認真繞一圈就會發現,這裡真的是各式紅糟美食齊聚一堂,足見基隆人真的很喜歡這滋味。


最後是日式料理融合台灣風味的食堂,這類型的餐廳其實在台灣各地的老街區裡都不難找到,供應生魚片、冷盤料理、各式壽司等等,但走在基隆街頭,還是會對出現在此帶有日式風味食堂的頻繁程度,深深的感受到在地飲食市場對於這類型料理的熱愛,味道說不上別處難尋,但轉念一想到這裡緊臨漁港、與北部最大的海產批發集散地崁仔頂魚市,作為追求極致鮮味與季節感食材老饕們都知道,越靠近產地,越有機會嚐到物美價廉的好味道,大概就能了解,為什麼這裡有那麼多日式料理店了。


上述提到的風格店家多半都是小吃攤為主,同行人數不建議太多,若一夥人拜訪基隆,這時候就要來推薦一家需要預先訂位,但可以一次吃到上述三種風味的餐廳。鄰近基隆港邊的「安一五郎海產店」,它像是一家深深了解在地飲食滋味,但因為畢竟是餐廳規格,所以在食材用料、擺盤上又再精緻一些的好所在。當店招牌的紅燒鰻、墨魚香腸必點,名產沙茶咖哩炒麵在這裡不炒肉,店家讓你自選各類生猛螃蟹來快炒,結合了甲殼類獨有香氣的沙茶咖哩炒麵嚴然已經是另一個層次的美味,真的非常推薦,以及每回去都新鮮彈牙的當日入港生魚片...有時候還會吃到非常少見的魚種。


後來跟朋友聊到才知道這家海產店已經營業超過六十年,是當地人過年過節都會外帶菜餚回家的在地名店,其實寫到這裡我已經不太確定這些年來常常前往基隆的自己,到底是不是為了想吃這家餐廳才去基隆看藝文展演了....。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


專欄作家小檔案

梁薑薑,台中大甲人,拍謝少年樂團貝斯手,文藝中年、衷心熱愛各種現場演出帶來的感官風景。曾任食品企劃,對各種飲食文化非常著迷,喜歡上餐廳、也喜歡在家動手料理,若使用地圖有屬性與類別區分的話,基本上是個用美食來定位東西南北的吃貨一枚,熱衷將靈魂深處的一時半刻,純然投入在文藝與吃喝的風景裏。


猜你想知道...

基隆近期的精彩節目


看看駐站作家其他專欄文章

用吃與消費去感受一個城市逐漸形成的文化風景

給藝文嗜吃者們,一種理想的島嶼生活提案

在歌劇院周圍散步才是正經事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