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OPENTIX編輯臺

從設計主題出發 搭起流行與古典的橋梁-訪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謝韋民

從設計主題出發 搭起流行與古典的橋梁-訪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謝韋民


說起改編,我們想談的其實是⋯⋯】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4年8月


文字 /  田育志

攝影  / 郝御翔


「已經搜集你們家5場演出了!」「原來聽音樂會也可以如此熱血沸騰」「原以為是艱澀的表演內容,居然可以讓我意猶未盡地不想起身離開」這些宛如粉絲追星看演唱會、球迷在賽事場合的高聲吶喊,其實都是出自「狂美交響管樂團」(以下簡稱狂美)在售票頁面上的觀眾回饋。


不論是與劇團共製表演,或是結合你我耳熟能詳的動畫、電影配樂的音樂會,狂美的演出總是得到許多好評,還有觀眾不停敲碗希望節目再演;正如團長謝韋民在臉書上的發文:「『狂美』以這樣的姿態橫空出世……聽完狂美後讓他們相信自己與音樂廳沒有距離。」他認為狂美是觀眾進入音樂廳的敲門磚,讓音樂欣賞走入更多人的日常。


環境不友善,那就自己做做看


身為狂美成立的推手之一,謝韋民並非從小就是音樂科班出身,在大學就讀音樂系之前,他與音樂的接觸是各個就學階段的社團經驗,「在社團裡大家要自立自強啊,老師不可能教這麼多!」謝韋民笑說,從對內的招募團員、財務管理,到對外寫計畫書、找贊助,學生時期難免犯錯,但過往的這些經歷,都紮紮實實地成為日後成立管樂團的養分。




從臺藝大畢業後,謝韋民成為多所學校社團的指導老師,後來又帶著曾經的學生成立桃園市聯合民管樂團,在那幾年的經驗裡,也逐漸觀察到觀眾並不是不想聽音樂會,而是找不到想要聽的節目,加上大環境對於樂手的待遇和演出機會都不是那麼友善,那何不自己做做看?「反正那時才30歲左右而已,年輕就是本錢嘛!」於是在謝韋民與總監劉可婕的催生下,2017年初,狂美應運而生。


不過成立後的前兩三年,確實是比較辛苦,謝韋民憶及要衝節目量體、培養觀眾群,狂美做了不少嘗試。和其他音樂類團隊較不一樣的地方是,比起不斷替換曲目來產製一檔檔節目,狂美從觀眾喜歡「主題式」表演的角度出發,在2018年開始與不同劇團合作,推出「親子音樂劇場」。


「一開始我們就立定發展的四大方向:精緻、創新、傳承、和眾。」謝韋民說,節目精緻是首要條件,內容則要帶給觀眾創新感受,再透過親子音樂劇場傳承給年輕世代,以和眾題材拉近觀眾與音樂廳。於是從結合環保議題的《動物派對》,以作曲家鄧雨賢為主軸的《鄧雨賢音樂故事》,再到融合泰雅族典故的《射日傳說》、串起多部動畫的《聽見.宮崎駿》,狂美平均每年推出一部親子音樂劇場,逐漸做出品牌識別——既不會讓成人覺得無聊,也不至於讓小朋友感到無趣,成為媽媽們口中「親子友善」的管樂團。




音樂會就是Show,讓人又哭又笑


2020年,狂美則推出另一系列節目「主題式音樂會」,「就覺得時間到了,幾年前看過我們節目的孩子又長大了一些,可以看難度更高一點的節目。」謝韋民細數這幾年來的節目,由《宮崎駿動畫配樂》交響音樂會打頭陣,後來接續推出《久石讓的燦爛樂章》、《卡通動畫跨世代》、《閃耀星輝奧斯卡》、《璀璨經典百老匯》等不同流行主題的跨界演出。


「不管是電影、動畫配樂,或是百老匯歌舞系列,在舞台上完全沒有準備投影畫面。」在規劃節目之初,謝韋民就想得非常清楚。說到底狂美是管樂團,最擅長也最能與觀眾交流的,就是「音樂」本身;把實際影像抽離後,希望能讓演出焦點回到演出者身上,視覺上可以觀察不同樂器演奏時的肢體動作,閉上眼睛也能試著感受音樂營造出來的畫面感。


謝韋民至今都印象深刻,《卡通動畫跨世代》演出後,有位中年觀眾向狂美回饋,說自己沒有想過聽音樂會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當音樂一下,瞬間把這位50多歲的觀眾拉回10多歲的少年時期,那些看動畫的場景從內心深處不斷湧出,如何叫人不為之動容?「我們希望讓觀眾體驗的不只有音樂,還能在其中再次梳理自己,這是狂美的主題式音樂會特別的地方。」謝韋民說。


不只如此,在音樂會曲目演出的段落間,還有導聆人會以口白方式引導觀眾理解每場節目想傳達的意念,像是《宮崎駿動畫配樂》想梳理成長歷程與親子關係、《久石讓的燦爛樂章》則深入介紹久石讓的作曲手法與運用的音樂元素。學習作曲出身的謝韋民,形容整場音樂會是一個聲音波型,曲目的起承轉合、導聆人的穿針引線,都是經過縝密安排,狂美的節目演出就是一場Show。



圖 / 狂美樂團親子音樂劇場《都是奇奇闖的禍》,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狂美交響管樂團 提供)


無須分雅俗,讓人喜歡就是好音樂


近3年,狂美蟬聯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音樂類節目銷售排行冠軍,即使是疫情時期,也是場場售罄,好奇問起謝韋民,如何看待古典樂與商業流行演出之間的關係?他一派輕鬆地給出回覆:「就算今天狂美的演出主題真的很親民,但每位樂手在台上都是全心全意地投入,觀眾絕對可以感受到我們滿滿的熱情和能量,我覺得不能武斷地把這樣的演出歸類成商業或是非古典。」


與其二元地分成古典/非古典,謝韋民更傾向認為音樂是段光譜,而狂美則是透過曲目設計、行銷方式,搭起一座銜接橋梁。「可能觀眾聽了久石讓的音樂後,開始對古典樂產生興趣,然後去接觸莫札特、海頓的作品,這樣也很好。」思索幾秒之後,謝韋民又補上這段話:「而且每個時代聽的類型不同,只要是喜歡的音樂,都沒有不好,你說莫札特,可能就是當時的周杰倫啊!」說起這樣的比喻,謝韋民真的沒有在開玩笑,多產又豐富的作曲數量、他人口中的音樂神童,莫札特與周杰倫的確有著相似的人生軌跡。


而自管樂團成立之初,謝韋民一直很清楚狂美的定位,是引導觀眾走進音樂廳,再讓他們慢慢擴展音樂欣賞的寬度跟廣度;就像當初的命名考量,「狂」是極致的表現、「美」則是對藝術的期待,用熱切演出勾起觀眾對音樂的嚮往,是狂美一路走來不變的前進方向。



圖 / 狂美樂團《宮崎駿動畫配樂—暫別封箱場》,國家音樂廳。(狂美交響管樂團 提供)


人物小檔案


謝韋民,台灣當代活躍的樂團領導人,以節目製作、音樂設計、樂團指揮專業見長。現任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桃園市民合唱團團長、桃園市民管樂團執行長、桃園市政府市政顧問、桃園市政府首屆青年諮詢委員、狂美愛樂文教協會創會理事長、桃園藝術人文發展協會創會執行長,2020年被收錄於臺灣客家名人錄。


更多《說起改編,我們想談的其實是⋯⋯》線上專題

這種「醜醜的樣子」,也是劇場最好的樣子-訪音樂劇《怪胎》導演洪千涵

劇場的延續性與可能性 電影改編劇場的3種案例


#狂美交響管樂團 近期參與作品...


狂美《久石讓的燦爛樂章》交響音樂會-2024再現

2024/8/29 (四) - 2024/9/22 (日)

前往購票

 


狂美《卡通動畫跨世代》交響音樂會-舉家歡騰版

2024/10/13 (日) - 2024/11/10 (日)

前往購票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