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女高音 林玲慧-生活中用盡全力,讓台上看來毫不費力

女高音 林玲慧-生活中用盡全力,讓台上看來毫不費力



我的日常與歌劇的距離】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4年9月


文字 / 郝妮爾

攝影 / 郝御翔


論及台灣的女高音,林玲慧絕對是其中佼佼者。訪問現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暨系主任的她,原以為聲樂這個主題在她口中會充滿各種拗口的學術名詞,沒想到其實她重複最多的詞是「生活」,次之則是「愛」。林玲慧說:「我一天最多只排3個指導學生,3個教完我嗓子就啞了。」實在是沒辦法呀,她也經常提醒自己要冷靜、平靜地指導學生,可是:「我克制不住!曲子呈現出來的張力就是這樣,我怎麼可能平平淡淡地說明,就要學生了解呢?」在義大利生活超過13年,返台後的她身體裡仍飽含當地熱情的靈魂與活力,並將同樣熱切的愛與心意持續灌注在歌唱之上。


你吃過夠多的spaghetti了嗎?


歌劇源於生活,而生活離不開語言。林玲慧當初為了讀懂多數歌劇的語言,因此動身前往義大利唸書。


「剛到義大利的時候,一開始真的覺得蠻累的。」多年前,林玲慧前往向歌劇大國義大利取經,她腦中塞滿各種技巧知識,希望能夠面面俱到地磨練自己的細節,連語言學習都做足準備,卻不知第一時間衝擊她的是當地人生活的熱度。


她舉例:「早上7點,我到咖啡廳點杯飲料,店員就會充滿精神又朝氣地問你『今天想喝點什麼呢?』」林玲慧模擬當地人說話的樣子,身手並進,眼神炯炯發光,對比她平淡的詢問,簡直像是白晝與黑夜的區別。


「可是我後來發現,要唱好歌劇應該是從認識他們的生活開始,否則光是把語言學好,那也只是學到了毛皮。」林玲慧說。


所謂生活者,是真正浸泡在日常之中。因此林玲慧也喜歡提她老師朱苔麗說的話:「她告訴我,你沒有吃夠幾年的spaghetti ,你是唱不出來像樣的義大利歌劇。」小事從食物的選擇,大事則如情感的自由展現,原先只想趕快取得文憑、練好技巧的林玲慧,因此一口氣待了十多年。靈魂有半邊都浸泡在義大利的生活之中,幾乎要就要成為當地人了。


總而言之,讓自己一再「成為」另一種人的方式,而非「扮演」,而是好好生活。這樣的觀念,也是林玲慧日後一再提醒自己的初衷。


歌劇畢竟是生活,看似高大上,實際上「我覺得很像是台灣的八點檔啊,《瑪儂.雷斯考》丟個手帕想要心上人注意到他、《蝴蝶夫人》痛苦於心愛的人離開她,類似的情節我們也在電視上看過吧?」林玲慧一邊說著,笑得大大咧咧,解釋:「我不覺得這樣的形容太過通俗,因為在義大利,歌劇就是他們的通俗日常,路上的麵包師傅都可以唱個一兩句。可是通俗不代表輕賤,他們還是會盛裝出席各種歌劇節目,通俗指的是深入民心,你不需要與歌劇隔著一層距離。」




可以用情,不能忘情


由是,林玲慧在義大利習得最多的能力,反倒是「打開自己的能力」。拋下扮演的偽裝,也用盡全力讓所有技巧聽起來不費力氣,拋下執著修煉的自我,讓自己有能力沉浸在角色的感受中。從那之後,她開始真正明白歌詞語句裡的性感,明白女高音的「甜美」不僅只是轉音的圓滑,而是感情的貫注。


不過,說到這裡,林玲慧又得拉回來強調:「你可以用情至深,但不可以忘情過頭。」


何謂忘情?林玲慧舉例在高音演唱中特別容易出現的現象,「我在教學生的時候也會發現這件事,唱到高音都會習慣性『停』一下。」


關於高音,那是得動用整個身體肌肉、甚至理智去操控的一條軌道,倘若有任何一方沒有準備好,下個音便無法圓滑銜接,「所以,我認為演唱高音的人,在制高點上的停頓,若非作曲家特意安排,那麼就是表演者的身體惰性、當然也包含了一些炫技的成分在,看似唱到忘情,但無論如何,都已脫離創作者的本意。」


林玲慧經常以駕駛者來形容演唱高音之事,「唱到高點的時候,那就像是開車時前方看到的一個坑洞,你的理智要提早為那個坑做準備,心理上也要知道等一下有可能會產生的身體震動,兩方同步準備好以後,再向高音驅動,如此一來,不用停頓也能夠圓滑地唱過去。」




角色的生命重量無法比較


這樣聽下來,我們會明白表演者的浪漫,背後其實有著深藏不露的積累。林玲慧是一個全然將自己交付音樂的聲樂家,她說:「歌劇其實不難,因為最難的事情作曲家都幫我們準備好了,只要把功夫磨練好、就把自己全然交付。」


林玲慧的藝術觀點,是甘願將自己想成是一個容器。她這幾年持續疊加的技巧,都是為了能夠隨時配合導演的安排與想像、指揮家的節奏與氛圍,甚至,也為了能夠讓觀眾不費力氣地接受到最純粹的情感。


「其實,我到現在如果拿到外文的劇本,還是會有點緊張。」林玲慧說的外文,指的是如法文、德文,這些她沒有長期於當地生活過的語言。而多數台灣導演也當然不熟稔該國語言,因此轉而經營整體畫面的鋪陳。「我也不擔心觀眾聽不懂,因為現場都有字幕,可是那是我唱出來的內容,還是需要過我自己這一關。所以通常在拿到非義大利文的劇本時,我都會請母語人士先幫我讀一遍歌詞,錄音下來,我反覆聽、反覆唸,唸到我覺得語感節奏都對了,接著才會搭配音樂唱出來。」


事實上,每一次與其他語種的觸碰,都是一種火花。另外,像是與人、與場館、與不同的故事相遇,之於表演者來說都是生命厚度的疊加。


「很多人都會問我,那些經典的歌劇都唱過了,有沒有最喜歡哪一個角色?」林玲慧說,起初她還會認真思考,發現自己根本選不出答案:「因為對我來說,那些不只是一個角色而已,而是我活過的生命。我不只是把他們唱出來而已,也經歷了他們的傷痛與快樂。」


生命的重量無法比較。她於是更加安然投入於各種瑣碎的片刻,所以她的琴房放滿琴譜,一邊也同時放著各種卡通的公仔。哪裡是藝術哪裡才是生活?於林玲慧而言顯然已無區分的必要。


她相信,感受生活的能力有多深,演唱的重量就有多沉厚。

 

 

人物小檔案


林玲慧,畢業於義大利布雷夏國立音樂院,師事朱苔麗教授。2007年、2011年以最高成績取得聲樂與室内樂最高雙文憑。國內重要演出包括2012年與國家交響樂團錄製《樂典08—錢南章》專輯之《四首原住民藝術歌曲》獲金曲獎「最佳演唱獎」入圍,及在NSO跨國歌劇《蝴蝶夫人》擔綱女主角蝴蝶;2013年兩廳院主辦威爾第《安魂曲》擔任女高音獨唱;2017年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浦契尼《瑪儂.雷思考》擔任女主角;2019年於TIFA 台灣國際藝術節中於NSO製作之《托斯卡)擔任女主角,及於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歌劇《杜蘭朵》擔綱柳兒一角;2020年於臺中國家歌劇院之《波西米亞人》擔任女主角。 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暨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