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站作家專欄

我不常旅行,但人生就是一趟發現之旅|樊慰慈專欄

我不常旅行,但人生就是一趟發現之旅|樊慰慈專欄


《思想不短路》專欄|OPENTIX 2024年11月

有一次在整理過去零星照片時看到一批精采的戶外演出畫面,卻突然捫心自問 ,看表演的過程我只顧緊盯著手機面板,深怕漏掉精采鏡頭,但當時我有真正 以肉眼直接體驗、好好觀賞現場瞬息萬變的實境全貌嗎?雖然保存了照片或影 片的記錄畫面,聊供日後回味,但明明曾置身表演現場的我,在欣賞當下其實 失去了某些獨一無二的現場感受。

文字 / 樊慰慈 


人只有一生可活,所以每件事都要做兩次。

或,

人只有一生可活,但只要做得對,一次就夠了。


日前在收集資料時無意撞見這兩句似乎意見相左的人生哲理,頓時讓我陷入一連串的遐想。第一種說法比較生活化,或許也更貼近人性。譬如去了一家讓你大為驚豔的餐廳,下次肯定還想再去;無意中聽到一首蕩氣迴腸的樂曲,就會設法搜尋出來反覆欣賞;即使是那種第一次沒達標的任務,你也可能會想再試一次。至於第二種說法,境界顯然要更高一點。


這不禁使我想起已故俄國鋼琴大師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的一樁軼事,他在獨奏會裡有時接二連三地猛彈安可,有時卻吝嗇地連一首都不彈,無論觀眾如何聲嘶力竭地鼓掌叫好。安可之多寡難道是看他當下的身體狀況或心情愉悅程度?其個人解釋卻讓人聽了跌破眼鏡:他若對音樂會裡正式曲目的演奏已很滿意,那本身就應該是個完美的句點,無需畫蛇添足;反之,若覺得自己的表現並不理想,才會接著彈一些安可曲,直到認為可以對得起自己為止。因此就他而言,是否要彈安可似乎並非取決於觀眾的掌聲,而是為了自身內心的平衡。問題是,若碰巧遇到李希特猛彈安可的演出,觀眾並不見得會認為他沒把音樂會曲目彈好,卻肯定覺得賺到了!


意識中的記憶或圖像上的回味,何者為重?


一次就夠了,其實也包含把握當下的意義,問題是,把握的當下是什麼?處於智慧手機的時代,隨時記錄和分享算是件常態,譬如在餐廳裡讓手機先吃」已成為人們的家常便飯。生活中要捕捉的鏡頭當然不止有美食,然而日積月累之下檔案漸增,實體或雲端記憶體也須不斷擴充。屬於檔案夾分類控的筆者,有一次在整理過去零星照片時看到一批精采的戶外演出畫面,卻突然捫心自問,看表演的過程我只顧緊盯著手機面板,深怕漏掉精采鏡頭,但當時我有真正以肉眼直接體驗、好好觀賞現場瞬息萬變的實境全貌嗎?雖然保存了照片或影片的記錄畫面,聊供日後回味,但明明曾置身表演現場的我,在欣賞當下其實失去了某些獨一無二的現場感受。


相對地,過去拍下的各種影像,又有多少比例長期塵封在記憶體中,未曾重見天日?如今想想,當初是否應更珍惜在立體時空中讓眼球直視現場的每一分、每一秒?能專心地欣賞一次就夠了。


資訊超載,是福是禍?


上述疑惑或許僅屬哲學寓意的範疇,大可放在一旁,聳聳肩,太陽每天仍從東邊升起。但在近半世紀以來愈演愈烈的資訊時代裡,那的確也是一件對社會發展影響深遠的事。筆者在本系列專欄裡曾兩度提及美國未來學者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1928-2016)探討人類文明演進的名著第三波The Third Wave,1980)。而在他早期的成名作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1970)中,托佛勒即已針對20世紀中葉社會在極短時間內產生太多變化的現象,提出因「資訊超載」而導致消化不良,對人類心理和行為意識造成巨大的衝擊。他所例舉的主要現象包括科技快速研發使產品汰換率加劇,甚至帶動了各種產業在短期內此起彼落的興衰潮。


筆者想到當時托佛勒尚未目睹的發展,譬如光碟在1980年代中葉興起,10年左右即取代了黑膠唱片;但風光不到30年,光碟又被各種線上平台及USB淘汰,隨之造成全球多數實體唱片店歇業。而後者的命運也另和1990年代末網路電商之崛起有關。此外,倒的不僅是唱片店,也包括許多書店。但書店關門並非僅因為讀者購書的管道轉向網路,而是根本的閱讀習慣和獲取知識╱訊息的來源均隨著數位化的發達而改變。我們當前正面對的問題則是,未來數年內,進階的人工智慧又將改變或取代些什麼?隨著每個人不同的取捨,有人會乘在風頭上破浪而行,有人卻能另闢蹊徑以塑造自我價值,有人則或將迷失在一波波的浪潮中。


即使上述這些事件和趨勢於托佛勒寫作期間尚未發生,卻更加突顯未來的衝擊》對時代脈動及社會前景彷彿已做了預言式剖析。筆者呢?冥冥中在個人專業發展上好像有個14年之癢的模式,一個篇章雖將結束,已想著有些讓我動心的歷險,或是突破罩門的新挑戰?嗯,只要做得對,一次就夠了!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


看看駐站作家其他專欄文章

從巴黎奧運斜槓音樂舞台的穿越狂想

科技無形化與音樂天堂之間的距離

文字指令:藝術生成的彈指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