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站探險家
晃蕩的美學練習,且走且坐、隨心所欲而成的飲食風景|梁薑薑專欄
《藝文食景》專欄|OPENTIX 2024年12月
文字 / 梁薑薑
插畫 / Miss Susu
人生走到某個轉彎處,倏地發現若每件事都有目的性、有所求,長期下來真的會讓身心靈疲憊不堪...記得初出社會的時候很常翻閱舒國治先生的散文集,經典的《理想的下午》幾乎是當代的文藝青年人手一本,每間咖啡店的書櫃上也得好好放上《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窮中談吃》等作品,很奇妙的是那時剛成為社會新鮮人,怎麼想都應積極努力投入工作,但不知怎麼的那段期間內心卻很嚮往那種無所事事、漫無目的浪漫風景,可說實在的,心態上並不太能感受到這份以「晃蕩」為核心的美學,說到底在生活上該怎麼實踐。
但後來,我想是隨著身份的轉變開始從事音樂工作,有了與上班時相對較自由調配的時間,亦或是因為演出得時常前往不熟悉的地方,常常在演出前後、綵排完的空檔...有著極需消遣的時間縫隙,身體自然而然的開啟了毫無目的閒晃行程,漸漸地也真的像是年少時期讀過的舒國治作品,感受到從這樣看似沒有方向的過程裡,發現了尋常生活裡的有滋有味。
平日都在台北活動,若突然行程上有個空檔,或是單純想尋找一些觸動自己的藝文活動,位於城市核心、交通便利的松山文創園區往往都是當下的首選。自忖心靜的下來、時間也算充裕,我會前往園區內的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好好的瀏覽館藏精心挑選的書籍,時常會有不期而遇的想法在心底綻放,若時間不是太充裕,前往的路上點開松菸官方網站看看當天的展覽、或是隨性地前往園區的誠品書店逛逛,大概都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充滿愉悅、啟發性的能量。
因為是隨意地晃晃,來到松菸,想吃點東西時多半不會想朝需要預訂排隊的店家,考量到園區裡面店家新陳代謝的速度頗快,常常會發生前往了卻人事已非的窘況...。若真的時間不多,我通常會直接前往離園區最近的味家滷肉飯用餐,必點的是滷肉飯與白菜滷,味家的滷肉屬於油香滑嫩派系,大量的肥肉燉滷出美味馨香的湯汁,即便像我不喜吃太多飯的人,來到現場也都大碗的給它點下去,湯類選擇十分多,個人喜歡蛤蜊雞湯,但我深信每個來訪的人各自都能夠找到喜歡的湯品。
另外兩家我非常推的餐廳都需要稍微走一小段路,但多半都不需要事前訂位,位於巷弄裡的小龍飲食是一家很奇特的餐館、外觀很像是一般小吃麵店,但熱炒非常到位,豆乾炒肉絲是每訪必吃的炒菜,再來就是環顧四周幾乎人人都點的怪味雞、豆魚還有豬頭皮,另外愛吃水餃或是麵食的朋友,這種最基本填飽肚子的食物,聽外帶點餐的聲音此起彼落,大概就知道這裡每道菜都是真功夫。
再來一家說實在前往路線有點曲曲折折,但絕對值得的店,馬友友印度餐廳基隆路店,開在一個很不像是會有餐廳的地點,價格非常平易近人,店內十分印度家常感...唯有一點若是夏天前往需要多考慮,雖然吃過好幾次,但我總是懷疑他們的空調是裝飾用的,來到店裡,點上一片奶油或是蒜味烤餅配上菠菜咖哩,吃下口的那瞬間,真的是會讓人覺得絕對值得多走這些路前往,菜單上各式肉類咖喱與優格烤雞都是我的心頭好,特別叮嚀餐後甜點的米布丁,是一道每次拜訪務必上桌的完美收尾。
最後想要同場加映一家鄰近松菸,但與上述店家不同,多半時候都需要訂位,名叫北平都一處,進到店裡最明顯的一處牆上掛著某屆美國總統來訪的照片,店內兼具氣派與雅緻的裝潢不論大宴小酌都非常有面子,料理主打北方經典麵食,每道菜都嚐得到手藝與食材聯手的圓舞曲,說真的他們的菜只要一入口就知道,這不看是平常吃得到的味道。例如最尋常的酸菜白肉鍋,看到全銅製充滿使用痕跡的鍋子配著木炭香氣燒燙燙的上桌,豬肉片油脂處薄的似乎可透光,刷一下就充滿肉香,搭配恰到好處的酸菜湯頭,嚐一口就明白這是貨真價實的手藝展現,另外必點的是像是巨大鍋貼的褡褳火燒、炸丸子與芝麻醬燒餅佐醬豬肉,配上高粱酒一起享用,我遙想這大概就是台灣某個時代最經典的餐酒組合了。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
專欄作家小檔案
梁薑薑,台中大甲人,拍謝少年樂團貝斯手,文藝中年、衷心熱愛各種現場演出帶來的感官風景。曾任食品企劃,對各種飲食文化非常著迷,喜歡上餐廳、也喜歡在家動手料理,若使用地圖有屬性與類別區分的話,基本上是個用美食來定位東西南北的吃貨一枚,熱衷將靈魂深處的一時半刻,純然投入在文藝與吃喝的風景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