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OPENTIX編輯臺

王肇陽:用表演碰撞自由的真實與想像

王肇陽:用表演碰撞自由的真實與想像

 年度人物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24】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5年2月


文字/PAR雜誌編輯部

攝影 / 劉璧慈


將自己定位為「自由演員」的王肇陽,以表演為業,活躍於劇場、影像等不同類型。自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畢業後,於第一檔正式售票演出《迷彩馬戲團》(2011)開始,14年來演出未曾間斷。他穿梭於不同演出規模、詮釋角色、演藝團隊之間,持續用「自由」的身分,找尋他在表演裡的自由,以及與自己所處的這塊土地對話,穿透劇場的魔幻,碰觸真實的界線,逐漸走向自身的不同階段。2024年,驗證了王肇陽在表演方面的成績,參與演出的《感謝公主》榮獲第22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短片《女神》斬獲桃園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期待他持續深掘人物、也開發表演廣度,走在一條屬於自己的演員之道。


圖 / 王肇陽(劉璧慈 攝)


注目焦點一


2024年榮獲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感謝公主》,導演高俊耀在頒獎典禮致詞時,提及王肇陽自2012年參與《懶惰》以來,「依然有你的出現。」這不只體現了王肇陽與窮劇場緊密且延續的合作關係,更觀察到始終不隸屬於任何劇團的他,能夠持續維持演出能量,並且被不同劇團、演出內容與形式所雕琢,堅持且堅定作為一位表演者,逐漸打磨出當代演員的形貌,以及屬於王肇陽的演員特質。特別是2021年開始,王肇陽的演出總量達到目前的生涯高峰,每年約莫參與3至7部作品,其中不包含巡演、重製,可見他的備受肯定。



 

圖 / 王肇陽(劉璧慈 攝)

 

注目焦點二


王肇陽不囿限於演出類型,除劇場外,陸續參與影視演出。特別是2023年首映的短片《女神》,將印尼移工的口音及狀態,表現出屬於他的自然韻味,溫柔內斂的演技替《女神》簡單的情節提煉出共感。而王肇陽也以此作,與《春行》女主角楊貴媚,分別拿下2024年桃園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獎。另外則是2024年首映、並榮獲第61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由島至島》,王肇陽也參與其中,並持續開啟後續的影像演出,令人期待他未來持續出現在不同場合。



 圖 / 王肇陽(劉璧慈 攝)


注目焦點三


王肇陽的2024年,從2月的界址創作《內在的聲音》開始,經歷烏犬劇場《神去不了的世界》、人力飛行劇團《闖入者》、再拒劇團《沙拉殺人事件》到12月的創劇團《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除維持高度穩定的演出數量,也挑戰不同的語言與題材,包含《內在的聲音》的翻譯語感、《闖入者》的經典重詮、《沙拉殺人事件》的台語音韻等,亦在異中求同,更加體現王肇陽對於演出作品的選擇,直面劇場以外的現實,從自我關懷、內在探索到政治與歷史議題,對應王肇陽在演員之外的社會參與,穿透不同身分,體現「自由」帶給他的真實意義。


近期演出節目


白兔紅兔

2025/3/13 (四) - 2025/3/16 (日)

前往購票



北藝嚴選:黑眼睛跨劇團《末日前的冬之旅》

2025/4/19 (六) - 2025/4/20 (日)

前往購票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