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鯨現,寰宇驚
一鯨鳴,滄海靜
一鯨落,動生機
《鯨之嶋》的奇幻漂流即將啟航
海嘯吞沒了島嶼,倖存的女孩娜娜與玩偶咘咘在死寂的垃圾島上漂流,相依為命。路過的黑潮見狀,述說起古老的神話。
曾經這是一座眾神眷顧,山谷平原錯落的豐饒島嶼,當時的黑潮與火山島相遇留情,火山島領受神諭養育著天地靈氣所生的鯤與鯢。如鯨的半腦體質讓鯤、鯢一動一靜、和諧互補。直到遠方的鯨聲傳來召喚,鯤與鯢動念前往大海,深信神諭的火山島決定放手一搏⋯⋯。
《鯨之嶋》以臺灣島的地理意象為劇本創作底蘊,融合科普知識的敘事策略,形塑出「屬於臺灣自有的山海經」寓言故事。
拾念劇集x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結合了眾領域的藝術團隊成員,在為期三年的激盪下,除了擴大探索南北管與偶戲的無限可能,更試圖藉著貼近土地與環境的劇本核心,開創全新的說故事形式。透過有趣的地理視角,喚起觀眾對島嶼的共鳴,一起跟著南北管音樂哼哼哈兮,享受這場超越時空的島嶼奇幻漫遊。
A whale appears, starting the cosmos;
A whale calls, silencing the ocean;
A whale falls, triggering the force of life.
The Strange Drifting Adventure of Whale Island Sets Sail
A tsunami swallowed an island; the sole survivor was a girl named Nana, who huddled adrift upon a deadly quiet garbage pile with her doll Booboo. Kuro, the spirit of the Black Stream ocean current in the western Pacific, dropped in to tell the two friends an ancient story…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verdant, rich island, blessed by the gods with crisscrossing mountains, plains and valleys. Kuro met Bixi, deity of a volcanic island off of the island’s eastern shore, who received an oracle to foster Kun and Ni, twin sisters born of the spiritual energies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Just as the way the two halves of a whale’s brain function in alternating turns, the twins are complementary opposites of each other: one quiet, one active, always in harmony. That is, until one day a faraway whale call awakened the longing for the ocean within the sisters. Faced with the breaking down of what she believed to be her predestined path, Bixi decided to risk it all….
Inspired by and based around the geological imagery of Taiwan, Whale Island incorporates scientific intrigue as part of its narrative, to create a mythical epic akin to the Book of Mountains and Seas, but specific to Taiwan.
The production team, comprised of members from various disciplines called out by La Cie Maxmind and Puppet and Its Double, has worked over these three years to not only expand the realms of Nanguan, Beiguan and puppetry, but also create a whole new approach to storytelling through the dramatic central throughline of land and environment. Taking an intriguing ge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project hopes to entice the audience to sing along with the sounds of Nanguan and Beiguan, and enjoy this time-and-space-traveling island fantasy.
演出人員及製作團隊名單
導演|李易修
南北管編腔、作曲|許淑慧
劇作家|施如芳
劇作協力|魏于嘉
偶戲導演|鄭嘉音
戲劇顧問|張啟豐
演員|朱安麗、劉毓真、小得、大甜、崔台鎬、邱米溱、盧侑典、馮文星、黃思瑋、楊柏煒
樂師|許淑慧、廖梒瑜、劉忻龍、楊晴儀
製作人|蔡菁芳
副導演暨動作設計|小得
燈光設計|高一華
舞台設計|謝均安
服裝設計|林玉媛
戲偶設計|余孟儒
聲音設計|吳修銘
執行製作|許沛青
宣傳統籌|田珈伃
臺語指導|鄭順聰
劇本英譯|劉微明
舞台監督|黃國鋒
導演助理|邱米溱
排練助理|林雨璇
宣傳影片攝製|邱条影室
平面設計|洋蔥設計
劇照拍攝|Sapere aude Photography
特別感謝:趨勢教育基金會
本節目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國家兩廳院委託製作
Director|LEE Yi-hsiu
Composer of Nanguan and Beiguan music|HSU Shu-hui
Playwright|SHIH Ju-fang
Co-playwright|WEI Yu-chia
Puppetry Director|CHENG Chia-yin
Dramaturg|CHANG Chi-feng
Performers|CHU An-li, LIU Yu-jane, Eddie chun-hui LIN, Datian, TSUEI Tai-hao, CHIU Mi-chen, LU You-tien, FENG Wen-hsing, HUANG Ssu-wei, YANG Bo-wei
Musicians|HSU Shu-hui, LIAO Han-yu, LIU Xin-long, YANG Ching-yi
Producer|TSAI Ching-fang
Assistant Director & Movement Coach|Eddie chun-hui LIN
Lighting Designer|KAO I-hua
Scenic Designer|HSIEH Chun-an
Costume Designer|LIN Yu-yuan
Puppet Design|YU Meng-ju
Sound Designer|WU Siou-ming
Executive Producer|HSU Pei-ching
Publicity Manager|TIEN Chia-yu
Language Coach - Spoken Taiwanese|TĒNN Sūn-tshong
Translator|Wei-ming Liu Egelman
Stage Manager|HUANG Kuo-feng
Assistant to Director|CHIU Mi-chen
Rehearsal Assistant|LIN Yu-shiuan
Trailer Maker|TshioTiô Studio
Graphic Design|Onion Design
Photographor|Sapere aude Photography
Co-produced by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Weiwuying),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National Theater & Concert Hall
藝術家介紹
共同製作團隊/拾念劇集
以藝術總監李易修及南北管作曲家許淑慧為主要核心創作者,創團理念乃在以臺灣文化多元創生的肥沃養料與精神,為傳統南北管音樂導入多元的創作活水,同時也開拓出新穎動人的劇場美學新典範,其創作特色多取材自臺灣本島,融合傳統與當代表演藝術的美感元素,以體現臺灣的藝術特色與人文思考。
共同製作團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創立於 1999 年,秉持「無物不成偶」的創作觀點,打造臺灣當代偶戲劇場的新風貌,以及奇幻哲思的變身美學。以多樣豐富的探索實驗和專業製偶技術,開創獨特的劇場敘事手法,充滿創意的造型以及詩意的演繹能力,並以各種跨領域合作,開發『人』所不能為的自由想像空間。
藝術總監暨導演/李易修
拾念劇集創團者與主要創作者,現任趨勢教育基金會劇場總監,曾任實踐大學音樂學系講師、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碩士,主修表演,並學習南管,曾赴中國泉州學習梨園戲,後進入漢唐樂府擔任舞者。2008年創作了南北管音樂劇「超神話系列首部曲《大神魃》」,並於2009年赴法參加外亞維儂藝術節。2016年11月製作全新的南北管神話音樂劇《蓬萊》,為超神話系列的二部曲,入圍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並受邀參與2018年TIFA藝術節及馬來西亞喬治城藝術節。表演類型廣泛,包括南管音樂、梨園戲、崑曲、歌仔戲、現代劇場等。演出作品有創作社《少年金釵男孟母》、狂想劇場《哥本哈根》、台南人劇團《海鷗》等,編導作品有拾念劇集《玉茗堂私夢》、NSO 實驗音場《漂流的音符》等跨界於音樂與劇場之作品。自2012年起受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女士邀請,擔任【趨勢文學劇場】編劇暨導演,推出2012《東坡在路上》、2013《杜甫夢李白》、2014-15《尋訪陶淵明》、2016《屈原,遠遊中》、2017《采采詩經》、2018《東坡在臺灣》、2019《大風起兮》、2020《詩人有影放輕鬆》等作品,並擔任2015年趨勢向大師致敬《瘂弦.紅玉米之歌》詩劇場編導。
南北管編腔、作曲暨樂師/許淑慧
2000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1996年起參與漢唐樂府南管古典樂舞團國內外巡演數百場卅餘城。以傳統為根基參與音樂創作展演作品:2007年臺北藝術節【跨.舞蹈】《泡泡奇慾鏡》、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江詩丹頓主辦【Les Masques】《死亡~詩樂舞》;2008年法國小艇歌劇院主辦新編南管戲《擺渡人》、拾念劇集《大神魃》;2014年TIFA《風月》、趨勢經典文學劇場《尋訪陶淵明》「讀山海經」;2016-2018年拾念劇集《蓬萊》;2019-2021年拾念劇集《大神魃.世界之夢》;2019年國立臺灣圖書館與陽明山中山樓主辦「福壽康寧-篆刻教育特展」 播放影片《季康印話》,三合院音像工作室製作;2020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戲曲中心戲曲夢工場飛人集社劇團《虗轉》;2021年NTT-TIFA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歌劇院國際藝術節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團《穿越真實的邊界》、高雄電影節首映之高雄原創VR企劃案〈Project Zero|首部曲〉,動態自造實驗室製作。
劇作家/施如芳
專職編劇,臺灣大學戲劇系所兼任助理教授。
擅於量身設戲,取材不拘一格,對歷史別有情懷,跨界觸角甚廣,冶異質創意、文化深意於一劇的本子常誘發出新穎的劇場形式,作品多次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出版補助,入圍台新藝術獎、金鐘獎、傳藝金曲獎;近年極愛寫到臺灣,近作《當迷霧漸散》將林獻堂搬上戲曲舞台,突破劇種敘事的極限,隨後應邀擔任第五屆臺灣戲曲藝術節策展人;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教授稱其劇作格局超出戲曲傳統,文學評論家王德威譽為「當代臺灣戲曲的最佳詮釋者」。
偶戲導演/鄭嘉音
現任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聯合創辦人與藝術總監;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創辦人、國際駐村計畫藝術總監;利澤偶聚祭國際偶戲節策展人;台大戲劇系講師。鄭嘉音曾於國際工作坊中追隨多位國際偶戲大師工作,如德國懸絲偶大師Albrecht Roser、法國導演Philippe Genty、澳洲影戲大師Richard Bradshaw、美國光影導演Larry Reed等,是為國際間少數同時能跨越多種戲偶形式、集偶戲導演、戲偶設計製作、表演於一身的創作者。鄭嘉音以跨文化視野及跨領域美學編導多齣現代偶劇,擅長使用形體與物件在空間中的流動營造詩意豐美的視覺意象,引發將「偶」作為當代劇場重要表現媒介的前衛思潮,近期代表作《夜鶯》、《剪紙人》展現東方簡約美學風格,《降靈會》、《洪通計畫》實驗偶戲與劇場空間可能性、《微塵.望鄉》與《洋子》(與Baboo合導)探討人文關懷議題。其作品展現獨特的實驗手法,創意探索人偶同台表演與觀眾對話的各種可能,作品多次入圍或被提名台新藝術獎,並受邀於15個國家的國際藝術節演出。近作與真快樂掌中劇團合作《孟婆.湯》,引領傳統布袋戲走向當代表現手法,獲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第一屆創意競演首獎、傳藝金曲獎最佳團體年度演出獎,並獲邀至外亞維儂藝術節及法國沙勒維爾-梅濟耶爾世界偶戲節演出。鄭嘉音在2019年Routledge出版社所出版的「Woman and puppetry」,收錄為世界七位具代表性的女性偶戲藝術家之一,並發表”A Puppeteer in Taiwan”專文。2020受邀參與UNIMA世界偶戲聯盟「國際策展人線上會議」。被上海戲劇學者王曉鑫譽為「立足臺灣、享譽國際的亞洲現代偶戲旗幟性人物。在融合古今與中西的當代偶戲之路上,走出了自己另闢蹊徑的路。」
其他巡演場次|
5/5-5/7 國家兩廳院
10/21-10/22臺中國家歌劇院
12/15(四)12:00起-12/22(四)12:00止
l 衛武營無限卡、生活卡、青年卡、英雄卡會員優先購票75折。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l 無限卡卡友每檔節目限購一張7折。
12/22(四)12:00起-1/05(四)12:00止
l 衛武營無限卡、生活卡、青年卡、英雄卡會員早鳥75折。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l一般觀眾早鳥8折。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l 無限卡卡友每檔節目限購一張7折。
l英雄卡本人及其親友(限1人)購票享5折。(入場需提供英雄卡驗證,親友需與英雄卡本人同時入場) ,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l 青年卡本人75折(入場需提供青年卡驗證)。※每場節目限購一次
l敬老票:65歲以上長者購票5折(需憑證入場) 。
l身心障礙人士及其必要陪同者(限1人),享5折(入場時請出示身心障礙手冊)。
1/05(四)12:00起
◆衛武營會員購票優惠
l 生活卡9折。
l 青年卡本人75折(入場需提供青年卡驗證)。※每場節目限購一次。青年卡加購9折。
l 無限卡卡友每檔節目限購一張7折,加購9折。
l 英雄卡本人及其親友(限1人)5折。(入場需提供英雄卡驗證,親友需與英雄卡本人同時入場) ,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信用卡購票優惠
l 刷中國信託、台新、富邦、玉山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泰世華銀行95折。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其他折扣
l 兩廳院之友9折。
l 臺中歌劇院會員9折。
l NSO之友9折。
l 誠品會員95折。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l 高美館會員購票95折(請輸入代碼)。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l 憑高雄福華飯店住房優惠代碼購票95折(請輸入代碼)。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l 憑晶英行館&雲垂會員代碼購票95折。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l 憑LA ONE會員優惠碼購票享95折。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l 身心障礙人士及其必要陪同者(限1人)5折(入場時請出示身心障礙手冊)。
l 敬老票:65歲以上長者購票5折(需憑證入場)。
◆團體票
單筆訂單同場次20 張(含)以上 85 折, 40 張(含)以上 8 折 ,60 張(含)以上 75 折。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套票方案
12/22(四)12:00起,【衛武營歡慶五週年】單筆訂單同場次四人同行75折。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折扣。
【各項優惠折扣與相關開賣期程僅能擇一使用】
※成年禮金五折優惠、青年席位專屬優惠僅限於OPENTIX網站與App全額使用文化幣支付,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退、換票期限:
最遲須在演出日1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逾期無法受理。
例:演出日為6/29,最後退、換票期限為6/28。
退票手續費:
每張退票收取票面售價10%手續費。
退票申請方式:
【選擇電子票或尚未取紙本票】
以「ATM轉帳、現金」購票:
請至網站勾選項目2,填寫訂單資料並附上存摺照片辦理,申請的退票如符合退票規則,將於3個工作日內執行退票作業。
※ATM轉帳繳費時產生的轉帳手續費由銀行收取,如有退票情形(含換、補票及節目異動之退票),轉帳手續費恕無法一併退還。
【已取紙本票】
請由下述退票方案擇一辦理:
換票手續費:
符合以下條件時,可適用每張20元之換票手續費優待。
換票申請方式:
至OPENTIX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四大服務處臨櫃一退一買,或請聯繫 OPENTIX 客服中心02-3393-9888 洽詢。
注意事項:
【套票退票】套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亦不接受換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所購買的首場演出日1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如套票另有規定者,請依套票頁面之注意事項為主。
※ 依據文化部「藝文表演票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3點規定,本節目之主要表演人員或主要節目內容,於預定表演前發生變動時,本活動之退票機制、受理方式、退款途徑等資訊,將另行公告於本節目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