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原雙簧三重奏2024年度音樂會【今天換我來點歌】

Original Oboe Trio 2024 Regular Concert

類別: 音樂
分級:普遍級
主辦:
原雙簧三重奏 0917-929-615
無可售場次

節目介紹

2024原雙簧全新製作,曲目都是由演出者精心挑選,呈現出多元且不同風貌的節目內容,原雙簧並邀請到北藝大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 林志謙一同演出,希望能為聽眾帶來更多全新的雙簧重奏聲響。原雙簧每年定期音樂會堅持之一的委託創作,再次邀請到作曲家梁啟慧為原雙簧量身打造全新作品『浮生若夢』,用黑白電影的構思加上意象的呈現,原雙簧將挑戰全新表演形式,期待喜歡精緻室內樂的朋友蒞臨欣賞。輸入專屬折扣碼【oot2024】有八五折優惠唷~~~


【演出曲目】

海頓:《降 B 大調三重奏,作品編號 8》

Haydn:Trio in B-flat major, Hob.V:8


波札:《給三重奏的組曲小品,作品編號 67》

Bozza:Suite Brève en Trio, Op.67


米堯:《仿柯雷特風格的組曲,作品編號 161》

Milhaud:Suite d'apres Corrette, Op. 161


梁啟慧:《浮生若夢》 (原雙簧委託創作,世界首演)

Christina Liang:Life is but a dream


柴可夫斯基:《胡桃鉗變奏曲》(查伯德改編)

Tchaikovsky:Variations sur Casse-Noisette (arr. Alexandre Chabod)


原。雙簧三重奏 Original Oboe Trio

 

  「極高的默契展現、豐富的音樂性,讓人驚艷!」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雙簧管團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兼任雙簧管副教授李珮琪

「絕佳的平衡、充滿活力的聲響,展現了豐富的音樂風格。」

國家交響樂團雙簧管副首席阮黃松


原。雙簧三重奏是由旅法雙簧管演奏家鄭慧豐,青年雙簧管演奏家莊廷義以及新生代雙簧管演奏家鄭亞妮於2020年8月共同成立,並力邀知名雙簧管演奏家 洪千智老師擔任原雙簧三重奏的藝術顧問,隔年(2021年)3月在蘆洲功學社音樂廳舉辦首場音樂會大受好評,本場音樂會更榮獲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演藝活動補助。原雙簧持續探索更多元的曲目與組合,積極主辦或參與各類型演出。2021年創團音樂會後,因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升三級警戒,原雙簧開始製作線上音樂會影片,並邀請龍潭愛樂管弦樂團、風動室內樂團、玩玩巴,以及原雙簧多位好友共同完成數部線上聯合音樂會影片。

 

2022年起多次榮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旗下台北國家兩廳院演奏廳、台中歌劇院小劇場、高雄衛武營表演廳等場館舉辦音樂會。演出足跡遍及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曾前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私立東海大學音樂學系、私立莊敬高職音樂科舉辦校園講座。 2023年7月於國家兩廳院演奏廳承辦臺灣首場純雙簧管家族樂器的雙簧八重奏音樂會,同年(2023年)接續主辦鄭慧豐、莊廷義、鄭亞妮三人首場個人售票雙簧管獨奏會。   


曾受邀參與林建生紀念圖書館午間音樂會、雲門草地派對金色戶外音樂會、台新好藝午間音樂會、中原大學風雅頌午間音樂會、雅痞書店晚間音樂會等活動,曾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廣播金鐘獎得主端端的訪談,以及正聲廣播台中台「當音樂來敲門」知名主持人張漢揚台長專訪。原雙簧為追求聲響突破,自費購置低音雙簧管,為第一把由臺灣民間藝文團隊購置之低音雙簧管,並於2023年1月到貨正式加入音樂會演出編制。


原雙簧曾合作音樂家如下:本團藝術顧問洪千智教授,留德鋼琴演奏家劉純維,留法薩克斯風演奏家陳逸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管弦與擊樂研究所單簧管專任副教授林志謙,國家交響樂團雙簧管副首席阮黃松,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雙簧管兼英國管團員孫詩涵,雙簧管演奏家鍾筱萱、吳唯慎、劉桂呈,鋼琴合作演奏家游雅婷、王一心、張峰毓、毛玠文,長笛演奏家高佳君、歐珈妏、陳灐晴,低音管演奏家郭䕒棋、鄭亞倫,高雄市交響樂團法國號首席陳冠豪,中提琴演奏家林清汝,名指揮家鄭立彬教授及台北青年節慶管弦樂團,作曲家梁啟慧、周芯、梁婉筠、畢克群。


【演出者簡介】

低音雙簧管/鄭慧豐

  

高中開始學習雙簧管,先後師事王慧雯、洪千智教授。中原大學物理系畢業後,2007年赴法考入國立Cergy-Pontoise音樂院,師事J. M. Poupelin ,2008年進入巴黎師範音樂院,師事P. C. Brilloid。在2009以評審一致通過暨祝賀獲得雙簧管高級演奏文憑,2010年取得高級室內樂演奏家文憑。法國返臺後積極投入演奏、教學的行列,現為原。雙簧三重奏團長及雙簧管、英國管、低音雙簧管演奏家、忠信愛樂管弦樂團、新竹愛樂管弦樂團、風動室內樂團、台北幻響管樂團常任雙簧管首席、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台灣藝術家管弦樂團團員;曾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雙簧管、英國管協演人員,桃園春之聲管弦樂團、桃園交響管樂團雙簧管首席。目前為宜蘭、雙北、桃園、新竹多所音樂班、管樂團雙簧管分部教師。


雙簧管/莊廷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管弦與擊樂研究所雙簧管碩士。曾師事潘白影、洪千智、劉榮義教授。曾獲新逸藝術第七屆音樂「星秀」選拔大賽獲特優第一之殊榮、入選 2014亞洲青年管絃樂團 (Asia Youth Orchestra) 擔任雙簧管兼英國管團員、2018年受呂北克音樂學院雙簧管教授 Diethelm Jonas邀約,前往其音樂院交流。除古典演出外,也多次參與流行音樂製作及演出,曾於金鐘、金曲獎典禮中擔任樂手,參與多張唱片、電影音樂錄製。現為原。雙簧三重奏雙簧管、英國管演奏家、TSO管樂團雙簧管兼英國管常任團員、龍潭愛樂管弦樂團常任雙簧管首席、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金會青年管弦樂團擔任駐團音樂家、風動室內樂團、Fop室內樂團雙簧管團員,並任教於私立康橋國際學校林口校區擔任雙簧管教師、新北市新莊區榮富國小管樂團、桃園市龜山區文欣國小管弦樂團分部教師,並擔任國立竹東高中管樂團助理指揮。曾多次參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演出,為國內活耀青年雙簧管演奏家,並於2023年1月起擔任Buffet Crampon雙簧管合作音樂家。


英國管/鄭亞妮


自幼在臺灣接受完整音樂教育,為臺灣本土所培養的演奏家。先後畢業於臺中市立光復國小音樂班、雙十國中音樂班,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七年一貫制學士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管弦與擊樂研究所碩士,師承薛秋雯、黃嫦玲、洪千智、謝宛臻教授。曾多次接受大師的公開大師班或私人課指導,包括法國洛林國家歌劇院雙簧管副首席Aurelien Pouzet-Robert、韓國室內樂團雙簧管首席Satoki Aoyama、柏林愛樂雙簧管首席Albrecht Mayer、柏林愛樂英國管首席Dominik Wollenweber等等;室內樂曾受教於阮馨儀、林志謙、蔡采璇、劉榮義、Gustatori Wind Quintet、John Morris Russell等教授。現為原。雙簧三重奏雙簧管、英國管演奏家,多次參與龍潭愛樂管弦樂團、新竹愛樂管弦樂團、忠信愛樂管弦樂團、台灣藝術家管弦樂團、賦格:孩子們的交響樂演出,積極參與各類型演出,足跡遍及臺灣西部各大城市,曾任臺南私立港明中學雙簧管分部教師,為國內活耀的新秀雙簧管演奏家,於2022年4月起擔任Buffet Crampon雙簧管及英國管合作音樂家。


單簧管獨奏 / 林志謙


畢業於國立台中一中、東吳大學音樂系、美國曼哈頓音樂院與南加州大學,於2015年取得南加大音樂院音樂藝術博士學位,受教於美國單簧管教育權威Yehuda Gilad。曾師事賴勇、陸慧、蕭也琴、陳威稜教授及前紐約愛樂單簧管助理首席Mark Nuccio,獲得民國101年教育部留學獎學金、南加大音樂院長獎學金與Mitchell Lurie獎學金。曾合作的樂團包括: 國家交響樂團(NSO)、美國里歐韓多交響樂團(Rio Hondo Symphony)、 南加大音樂院交響樂團(USC Thornton Symphony)、臺灣獨奏家交響樂團、臺灣弦樂團、臺南市交響樂團、以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管弦樂團等。 2015年加入魔笛單簧管四重奏,2016-2023年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任職期間,創立音樂學系管樂團並擔任指揮。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東海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校,目前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管絃與擊樂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委創作曲家 / 梁啟慧


自由音樂創作者、音樂會執行策劃及專輯製作人。 近年來創作範圍遍及電影、電視、廣告及動畫配樂,唱片製作、戲劇和劇場音樂設計、跨界音樂以及國西樂委託創作。畢業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藝術大學,主修電影原創音樂作曲。曾任教於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及電影系、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並曾客座於警察專科學校、臺南科技大學及崑山科技大學等。 2021年入圍臺灣第32屆流行音樂金曲獎『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 2021年入圍美國HMMA好萊塢音樂傳媒大獎『世界音樂獎』 2010年榮獲臺灣第21屆傳藝類金曲獎『最佳編曲人』及『最佳跨界專輯』 2012年入圍臺灣第47屆電視金鐘獎『最佳音效獎』 2007年新民樂演奏作品《紫竹啊紫竹》獲選『上海之春』優秀新人新作獎 2007年榮獲新評彈作品《中華美德譜新篇》獲選『上海之春』「新人新作獎」 2006榮獲美國JPF獨立音樂獎『最佳器樂演奏曲』創作大獎。

折扣方案

◎身心障礙人士及陪同者1名購票5折優待,入場時應出示身心障礙手冊,陪同者與身障者需同時入場

◇【青年席位優惠】本節目享有青年席位專屬優惠(以至少100點文化幣(含)以上購買):

  「青年席位」:以300元的優惠價格購買專屬席次,售完為止

◎兩廳院會員9折

◎原雙簧三重奏之友85折,1/21~2/19期間購票享85折優惠,請輸入優惠代碼

溫馨提醒

【本節目適用文化幣青年席位優惠】

青年席位專屬優惠僅限於OPENTIX網站與App使用文化幣支付,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退換須知

退票期限:

最遲須在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逾期無法受理。

例:演出日為6/29,最後退票期限為6/19。

退票手續費:

每張退票收取票面售價10%手續費。換票視同退票,需退票後重新購買。

申請方式:

【選擇電子票或尚未取紙本票】

  1. 以「信用卡、行動支付、文化幣全額支付」購票:
    請使用OPENTIX線上退訂單功能,至會員>訂單紀錄>點入要退訂的訂單,按下「退訂單」勾選欲退項目,線上完成退訂。
    ※請留意,每日23:30-00:00為系統結算期間暫停服務。請務必留意退票期限,提前申請。
    ※購買團票、套票或其他無法使用退訂單功能時,請至網站勾選項目1,填寫訂單資料辦理。申請的退票如符合退票規則,將於3個工作日內執行退票作業。
  2. 以「ATM轉帳、現金」購票:
    請至網站勾選項目2,填寫訂單資料並附上存摺照片辦理,申請的退票如符合退票規則,將於3個工作日內執行退票作業。
    ※ATM轉帳繳費時產生的轉帳手續費由銀行收取,如有退票情形(含換、補票及節目異動之退票),轉帳手續費恕無法一併退還。


【已取紙本票】

請由下述退票方案擇一辦理:

  1. 臨櫃退票:請於服務時間內,至OPENTIX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四大服務處辦理。
  2. 郵寄退票:請將存摺影本(刷卡購票無須提供)、票券、姓名電話等聯絡資訊於退票期限前(郵戳為憑),掛號郵寄至「100012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OPENTIX 退票小組收」。退票郵寄前請記下票面之訂單編號,並請妥善保存掛號收據。
    ※郵寄退票之退票手續費發票將預設存入OPENTIX會員載具,如有其他需求,請郵寄後致電客服中心(02)3393-9888。
    ※以ATM轉帳或現金付款之票券,將在收到郵寄退票申請後,最遲10個工作日內轉帳至所提供之存摺帳戶;以刷卡付款之票券,退票款項將退還至原刷信用卡。


注意事項:

  • 如購票時使用文化幣或點數折抵,退票時,系統將退還折抵之全額文化幣,並於扣除退票手續費後,優先退還點數,再將剩餘款項退回。特別提醒,如退票時(含換、補票及因節目異動之退票),抵用之文化幣、點數已逾使用效期,OPENTIX將無法以任何形式進行返還、展延。

  • 【優惠組合退票】若購買兩個品項以上之優惠組合,退票須全數辦理退票,或退票後剩餘數量仍符合原優惠組合規則,方可辦理。

  • 【套票退票】套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亦不接受換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所購買的首場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如套票另有規定者,請依套票頁面之注意事項為主。


※ 依據文化部「藝文表演票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3點規定,本節目之主要表演人員或主要節目內容,於預定表演前發生變動時,本活動之退票機制、受理方式、退款途徑等資訊,將另行公告於本節目頁面。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