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美國多元宇宙】晨邊高地室內樂系列

Voices Unheard: A Celebration of Diversity in American Music

類別: 音樂
分級:建議年齡 7歲以上觀賞
主辦:
晨邊高地室內樂集 (07)5502172
無可售場次

節目介紹

鋼琴家張凱閔於2023年榮獲盧布爾雅納音樂節國際鋼琴大賽(The 1st Ljubljana Festival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首獎。

小提琴家鄧名君於2024年第十屆科隆室內樂比賽獲得第一名,獲得Erftclassics提供獎學金以及音樂會並發行專輯,受邀至WDR演奏並錄製廣播。

「他的技巧和成熟的音樂世界給我們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利時《晚訊報》(Le Soir) 對李學鴻比賽表現之讚賞。

中提琴家張暄敏現於德國 Folkwang Kammerorchester 擔任中提琴首席。

大提琴家黃子維為晨邊高地室內樂集團長,目前攻讀曼哈頓音樂學院博士。

  

經典到當代:展現美國少數族群作曲家的才華

【美國多元宇宙】將展現美國主流古典音樂中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尤其是透過黑人、女性及少數族裔作曲家的作品,來完整形塑美國古典音樂的歷程,並強調多元文化的匯聚和交流。節目涵蓋了從喬治·蓋希文的《搖籃曲》中的藍調韻味到伯納德·赫爾曼為希區考克經典電影譜寫的《驚魂記組曲》,以及黑人作曲家科勒律治-泰勒·帕金森的《第一弦樂四重奏》,此作活力翻騰,並透過爵士樂的視角重新詮釋耶穌受難地「各各他山」的傳統意象。曲目中另有今年方才榮獲葛萊美大獎的樂壇當紅炸子雞—傑西·蒙哥馬利—的《彈撥》,其中的多變節奏以及民謠底蘊引領全球的藝術風潮;而艾米·比奇的《鋼琴五重奏,作品67》中直擊內心的情感深度以及浪漫情懷則是反映20世紀初的懷舊氣息;除了上述兩位女性作曲家,珍妮弗·希格登更是當今最重要的美國作曲家之一,榮獲普立茲獎、古根漢創意藝術獎,更三度囊括葛萊美獎,她的《鋼琴三重奏》以「淡黃」、「熾紅」為標題,試圖以音樂呈現色彩以及當中蘊含的強烈對比。節目中的每一首作品都塑造了當代古典音樂中的多元聲音和故事,半數以上將會是台灣的首次演出,為此晨邊高地室內樂集號召了獲獎無數的旅外台灣音樂家來參與這場音樂盛典,為觀眾帶來最精湛的演出。

 

演出曲目:

 

Jennifer Higdon: Piano Trio - 珍妮弗·希格登:鋼琴三重奏(台灣首演)

Coleridge-Taylor Perkinson: String Quartet No. 1 - 科勒律治-泰勒·帕金森:第一號弦樂四重奏(台灣首演)

George Gershwin: Lullaby - 喬治·蓋希文:搖籃曲

Jessie Montgomery: Strum - 傑西·蒙哥馬利:彈撥(台灣首演)

Bernard Herrmann: Psycho Suite - 伯納德·赫爾曼:《驚魂記》組曲(台灣首演)

Amy Beach: Piano Quintet, Op. 67 - 艾米·比奇:鋼琴五重奏,作品67

 

音樂家簡介:

 

鋼琴|張凱閔

2023年 (The First Ljubljana Festival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第一屆盧布爾雅納音樂節國際鋼琴大賽獲得首獎的張凱閔,在決賽以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獲得評審的青睞,並在2024年至盧布爾雅納冬季藝術節 (Ljubljana Winter Festival) 的開幕音樂會與斯洛文尼亞國家廣播交響樂團 (RTV Slovenia Symphony Orchestra) 演出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他曾與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的克里夫蘭管弦樂團 (The Cleveland Orchestra)、斯洛文尼亞國家廣播交響樂團 (RTV Slovenia Symphony Orchestra)、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等樂團合作演出過多首鋼琴協奏曲。


目前就讀於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New England Conservatory),師事鄧泰山教授。他是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拔尖計劃 (2018-2023年) 的培訓人員,也曾獲得第三十五屆奇美藝術獎、2018年庫柏國際鋼琴大賽 (The Thomas and Evon Cooper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第二名、2018年第四屆亞洲太平洋蕭邦鋼琴大賽 (The 4th Asia-Pacific Fryderyk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最佳波蘭舞曲獎、以及為2021年國際華沙蕭邦鋼琴大賽 (The 18th International Fryderyk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1/4決賽選手。

 

­­­

小提琴|鄧名君

目前就讀於科隆音樂暨舞蹈學院。在8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師從Ariadne Daskalakis以及Ilya Grubert 。他曾參加過許多小提琴家的大師班,包括Petru Munteaunu、胡乃元、曾宇謙、曾耿元、Bomsori Kim, Ching-Yi Wei, Sirena Huang, Lorenz Chen.


曾獲得過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高中組)的第三名,以及第17屆台中市第二高級中學協奏曲比賽的第一名,並與管弦樂團演奏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2018年,他在NTDTV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得金獎。他受邀在台灣國家台中劇院演奏莫札特的K.478鋼琴四重奏。2019年,他贏得了第13屆台灣弦樂團小提琴比賽的冠軍,並獲得了J.S.巴赫特別獎。同年,他受邀在台灣國家音樂廳演奏普羅科菲耶夫的第1號小提琴協奏曲和莫札特的B大調第1號小提琴協奏曲。

他曾在2022年Enescu Viol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Romania、Classic Str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Dubai和2023年Henri Marteau Viol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中進入半決賽。於2023年受國際小提琴家胡乃元邀請參與Taiwan Connection。


在2024年第十屆科隆室內樂比賽獲得第一名,獲得Erftclassics提供獎學金以及音樂會並發行專輯。受邀至WDR 演奏並錄製廣播。

 

 

小提琴|李學鴻

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碩士。2013年日本Euroasia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2021年台灣絃樂團小提琴比賽金獎,茱莉亞音樂學院協奏曲比賽金獎,曼哈頓音樂學院協奏曲比賽金獎。2022年紐約茱莉亞管弦樂團首席,2023年作為茱莉亞音樂學院優秀碩士畢業生,被提名為Norman Benzaquen職業發展基金的唯一一位小提琴獲獎者,近一年演出包括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台中國家歌劇院、北京中山音樂堂、杭州音樂廳、重慶大劇院在內的二十餘個城市巡回演出。

李學鴻於4歲開始學習小提琴與鋼琴。11歲赴上海,以第一名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主修小提琴,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俞麗拿教授以及帕格尼尼金獎得主黃蒙拉。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期間,李學鴻先後在德國Schöntal國際小提琴比賽、勳菲爾德國際弦樂比賽、日本大阪國際音樂比賽等國際賽事中獲獎,並受邀赴日本、德國、美國等地演出。在校期間擔任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青少年管弦樂團首席,並榮獲2016年日本石川IMA音樂獎(Ishikawa Music Award)及全額獎學金,隔年受邀赴日本石川音樂營(Ishikawa Music Academy)演出。2017年以全校第一名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同年被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錄取,師從小提琴家川崎雅夫(Masao Kawasaki)。


李學鴻在2012年榮獲「音樂小天使」優才培育計劃金獎,並多次與由湯沐海大師指揮的上海愛樂樂團和天津交響樂團合作,在上海音樂廳、上海賀綠汀音樂廳、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天津大劇院及天津音樂廳演出,2013年獲邀博鰲亞洲論壇閉幕式演出。李學鴻曾受到台灣教育廣播電台、台灣東森電視台、上海電視台、青島電視台、中國《小演奏家》雜誌等多家媒體採訪。2019年入圍比利時伊麗莎白王后國際音樂比賽,被比利時《晚訊報》(Le Soir)稱為「比賽當日的驚喜」,「他的技巧和成熟的音樂世界給我們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1年獲得由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頒發的優秀弦樂導師獎,2022年作為受邀演奏家及教師於美國Chamber Music Institute舉辦音樂會和大師課。2022年10月使用由茱莉亞音樂學院特別提供的1692年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沙皇」與霍內克(Manfred Honeck)指揮的茱莉亞管弦樂團在林肯中心的艾莉絲·塔利廳(Alice Tully Hall)合作演出。2023年被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以全額獎學金錄取,攻讀職業演奏家文憑,2024年被錄取為博士,師從小提琴家Koichiro Harada和Nicholas Mann兩位老師。

 

 

中提琴|張暄敏

張暄敏,出生於高雄市,曾在臺灣多項音樂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包含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文化盃、市長盃等,其中也獲得2014年新莊管弦樂團協奏曲比賽特優第一名,並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與該樂團協奏演出。

對於室內樂抱有極大熱忱的她,曾與 Borromeo、Ébène、Guarneri、 Energie Nove、Takács 以及 Tokyo 等弦樂四重奏學習室內樂,並與 Renaud Capucon、Maxim Vengerov、Nobuko Imai、Gary Hoffman、Jean-Yves Thibaudet 等音樂家以室內樂形式合作演出。張暄敏曾擔任極地之光管弦樂團、Colburn Academy Virtuosi Orchestra、Menuhin Academy Soloists 等中提琴首席。 此外,也曾受邀在 Edinburgh、Gstaad、Manchester、Megève、Moritzburg 和 Pablo Casals 等音樂節上演出。


曾就讀於鹽埕國小音樂班、新興國中音樂班、美國 Colburn Music Academy、瑞士 International Menuhin Music Academy。 中提琴曾師事趙妙雯、劉孟灝、Helen Callus、Paul Coletti、Maxim Vengerov 和 Ivan Vukcevic。目前就讀於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師事 Roland Glassl。 自2022年春季起,張暄敏榮幸成為Yehudi Menuhin LMN München e.V. 為期五年之獎學金贊助對象。

現於德國 Folkwang Kammerorchester 擔任中提琴首席。

 

 

大提琴|黃子維

目前攻讀曼哈頓音樂學院博士,拜師 Julia Lichten 教授,並在校擔任音樂史助教和「職涯準備與社區影響力中心」的研究員。於 2019 年畢業於曼哈頓音樂學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師承法國大提琴家 Philippe Muller。2021 年取得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音樂碩士學位,在學期間接受Richard Aaron 的指導,並獲Yolanda Sardi Schwartzman Scholarship Fund 以及 E. & W. Naumburg Scholarship 獎學金。

求學期間亦積極參與各大國際音樂節,包含美國 Taos School of Music、Bowdoin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Music Academy of the West、台北大師新秀音樂節、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節以及德國威瑪李斯特音樂院大師班,期間受邀與耶拿愛樂交響樂團(Jenaer Philharmonie)合作演出協奏曲。今年初,獲選參加 Robert Mann String Quartet Institute,接受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Emerson String Quartet、Brentano String Quartet等國際級音樂家指導。今年暑假受邀參與義大利Casalmaggiore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音樂節,跟隨國際小提琴家胡乃元一同演出。

 

自2022年起,持續參與胡乃元老師發起的 Taiwan Connection大團演出,深入偏鄉和地方企業,舉辦講座及演出。去年初成立晨邊高地室內樂集 (Morningside Heights Ensemble),致力於對台灣社會議題的關注和古典音樂的推廣。

折扣方案

◎身心障礙人士及陪同者1名購票5折優待,入場時應出示身心障礙手冊,陪同者與身障者需同時入場

◎衛武營會員優惠方案如下:

會員卡(包括無限卡、生活卡及青年卡): 8折。

◎學生購票享7折優惠 (進場請出示證明)

◎65歲以上長者購票享 5 折優惠 (進場請出示證明)

溫馨提醒

【本節目適用文化幣青年席位五折自由座優惠,提供之場次將顯示專屬折扣方案】

青年席位五折自由座僅限於OPENTIX網站與App使用100點以上文化幣支付,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持青年席位票券者,請憑證件(身分證或健保卡)入場

退換須知

退票期限:

最遲須在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逾期無法受理。

例:演出日為6/29,最後退票期限為6/19。

退票手續費:

每張退票收取票面售價10%手續費。換票視同退票,需退票後重新購買。

申請方式:

【選擇電子票或尚未取紙本票】

  1. 以「信用卡、行動支付、文化幣全額支付」購票:
    請使用OPENTIX線上退訂單功能,至會員>訂單紀錄>點入要退訂的訂單,按下「退訂單」勾選欲退項目,線上完成退訂。
    ※請留意,每日23:30-00:00為系統結算期間暫停服務。請務必留意退票期限,提前申請。
    ※購買團票、套票或其他無法使用退訂單功能時,請至網站勾選項目1,填寫訂單資料辦理。申請的退票如符合退票規則,將於3個工作日內執行退票作業。
  2. 以「ATM轉帳、現金」購票:
    請至網站勾選項目2,填寫訂單資料並附上存摺照片辦理,申請的退票如符合退票規則,將於3個工作日內執行退票作業。
    ※ATM轉帳繳費時產生的轉帳手續費由銀行收取,如有退票情形(含換、補票及節目異動之退票),轉帳手續費恕無法一併退還。


【已取紙本票】

請由下述退票方案擇一辦理:

  1. 臨櫃退票:請於服務時間內,至OPENTIX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四大服務處辦理。
  2. 郵寄退票:請將存摺影本(刷卡購票無須提供)、票券、姓名電話等聯絡資訊於退票期限前(郵戳為憑),掛號郵寄至「100012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OPENTIX 退票小組收」。退票郵寄前請記下票面之訂單編號,並請妥善保存掛號收據。
    ※郵寄退票之退票手續費發票將預設存入OPENTIX會員載具,如有其他需求,請郵寄後致電客服中心(02)3393-9888。
    ※以ATM轉帳或現金付款之票券,將在收到郵寄退票申請後,最遲10個工作日內轉帳至所提供之存摺帳戶;以刷卡付款之票券,退票款項將退還至原刷信用卡。


注意事項:

  • 如購票時使用文化幣或點數折抵,退票時,系統將退還折抵之全額文化幣,並於扣除退票手續費後,優先退還點數,再將剩餘款項退回。特別提醒,如退票時(含換、補票及因節目異動之退票),抵用之文化幣、點數已逾使用效期,OPENTIX將無法以任何形式進行返還、展延。

  • 【優惠組合退票】若購買兩個品項以上之優惠組合,退票須全數辦理退票,或退票後剩餘數量仍符合原優惠組合規則,方可辦理。

  • 【套票退票】套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亦不接受換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所購買的首場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如套票另有規定者,請依套票頁面之注意事項為主。


※ 依據文化部「藝文表演票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3點規定,本節目之主要表演人員或主要節目內容,於預定表演前發生變動時,本活動之退票機制、受理方式、退款途徑等資訊,將另行公告於本節目頁面。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