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重憶與新創」鄭亞倫低音管獨奏會

“Re. Memory & Creat”Ya-Lun Cheng Bassoon Recital

類別: 音樂
分級:建議年齡 7歲以上
主辦:
燈角樂團 0958-700-108
無可售場次

節目介紹

於2023年剛取得最高演奏家文憑的旅德低音管演奏家鄭亞倫與鋼琴演奏家游適伃,將帶來一場充滿豐沛情感的音樂會。以巴洛克樂派的韋瓦第為開場,接著時光一下子跳轉至現代樂派的托瑪西低音管協奏曲,可以明顯感受到曲風、和聲及樂曲形式的大不同。下半場則是以浪漫樂派知名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大提琴奏鳴曲,此曲為大提琴演奏者無人不知,經典且困難的曲目,原曲是創作給大提琴的作品,但本場以低音管來演奏,音樂詮釋與感受可說是完全不同。最後則是更加近代的作品,由柯辛斯基所創的「Get it!」跳脫出古典音樂的風格,帶有放克元素並充滿動感的一首曲目。演奏家鄭亞倫將會以他充滿生命力與爆發力的音樂性,呈現低音管不同的迷人之處,並與鋼琴家游適伃一同奏出這場充滿感性、莊嚴、詭譎、俏皮又動感的音樂饗宴。


演出曲目


A.Vivaldi: Bassoon Concerto G-Dur. RV. 493.       

韋瓦第:G大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 493

H.Tomasi: Concerto pour Basson                   

托瑪西:低音管協奏曲

S.Rachmaninoff: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19              

拉赫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 19

G.Koshinski: „Get it“ for Bassoon and Percassion            

柯辛斯基:“得到” 給低音管與打擊

 

演出者


鄭亞倫|低音管  Ya-Lun Cheng | Bassoon


新銳旅德低音管演奏家鄭亞倫,1993年出生於臺灣臺中市。自幼學習鋼琴以及長笛,2003年開始學習低音管。畢業於新民高中國中部音樂班、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主修低音管。先後師事黃心怡、許家華老師。於2019年服役結束後赴德國並考取德國國立卡爾斯魯厄音樂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Karlsruhe),師事David Tomàs-Realp。2021年最高分取得藝術家文憑(Master等同碩士學位),並於2023年七月以最高分取得最高演奏家文憑(Konzertexamen等同博士學位)。曾被教授譽為「擁有豐富生命力及爆發力的音樂性,不斷在低音管上探索新曲目與新視野。」

       

在臺其期間曾任於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青少年管弦樂團低音管首席。常受邀參與各項管弦樂團、室內樂及慈善音樂會演出。旅居德國期間也受邀與當地樂團長時間合作演出,Jungen Symphonie Orchester、Jungen Oper Rhein-Main、Junges Kollektiv Musik Theater等,擔任低音管首席。學習期間也積極參與各個大師班以及工作坊,如 Helman Jung、Gautier-Chevreux Stéphane、Sergio Azzolini、Jussi Särkkä、Edurne Santos Arrastua、Marco Postinghel 等。2022年10月受邀參與第三屆Schloss Gottesaue音樂會演出《聖桑:低音管奏鳴曲,作品168》(Camille Saint Saëns: Bassoon Sonata Op.168)。現任於「狂美交響管樂團」及受邀參與各管弦樂團、室內樂音樂會演出。


游適伃|鋼琴  Shih-Yu Yu | Piano


臺灣鋼琴演奏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士。 幼時即展現優異演奏天分,考取桃園西門國小音樂班榜首,保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後於德國國立弗萊堡音樂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Freiburg)深造,師從俄籍名家Vitali Berzon,以最優等成績取得藝術家文憑。後以榜首考取臺北藝術大學攻讀博士畢業,師事王美齡教授。 在學期間獲得2008年德國孟德爾頌校際鋼琴大賽最高名次得主及Carl-Seemann Preis獎的殊榮、台灣師範大學優秀學生獎學金與北藝大博士獎學金。曾接受多位國際大師指導,包括:Ivo Pogorelich, Ruth Slenczynska, Mikhail Rudy, Lilya Zilberstein, Jane Coop, Marcella Crudeli, Tibor Szász, Boris Lvov與Yoko Hashimoto等。室內樂則接受王健、胡乃元、楊文信、Joji Hattori等知名音樂家指導合作。 常於兩岸及歐洲各地舉辦鋼琴獨奏會與室內樂演出;2010年受邀於孟德爾頌柏林故居所舉辦音樂會,並受德國RBB電視台專訪播出。合作過的音樂家包括國際知名長笛家工藤重典(Shigenori Kudo日本)、坂橋矢波(Yanami Sakahashi日本)、Michel Bellavance(瑞士)、王琪(中國)、李珠姬(韓國)、胡永彥(香港)及台灣長笛家林薏蕙、胡志瑋等。2015-2016年七月受邀為中國上海「何聲奇國際夏季長笛音樂營」駐營合作鋼琴家;曾獲選為兩廳院室內樂音樂坊成員、巴赫新聲與堤頂之星。2016年與豎笛家莊凱圍、大提琴家高炳坤組成三重奏,定期演出。除此之外也多次發表近代作曲家作品,包括2009年於慶賀馬水龍教授70大壽「水龍吟」音樂會,首演新銳作曲家張瓊櫻的作品「歲月之痕」,2014年於製樂小集與聲樂家林義偉演出許常惠作品《白荻詩四首》,2018年受邀於國家演奏廳演出許常惠鋼琴獨奏作品《五首插曲》等。目前致力於演出與教學。


余宗融|擊樂家  Tsung-Jung Yu | Percussionist


高雄市鳳山人,國小曾學習小提琴、鋼琴、電貝士、爵士鼓、法國號,國中由石秋鎮老師指導開始接觸打擊,畢業於忠孝國中、樂育高中、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主修打擊樂,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碩士在職班。 西洋打擊曾師事:石秋鎮、陳姵瀚、陳廷銓、林錦蘋、莊美麗、陸堉姿、Sylvio Gualda 教授。中國打擊師事:李慧 教授。 京劇鑼鼓師事:劉大鵬 教授。 北非手師事:黃馨慧 教授。現師事:吳思珊、吳珮菁 教授


曾擔任:高雄市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團員、南台灣交響樂團團員、新竹青年國樂團團員、天鼓青年團團員、樂育高中熱音社指導老師、示範樂隊打擊聲部長、桃園市國樂團打擊聲部長現為:狂美交響管樂團正式團員、DRUMILY 打擊樂團團員

 

獲獎及演出經歷

2011年 獲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樂系主任盃第一名         

2012年 新北市木琴獨奏比賽個人大專組 獲得第一名 特優

2013年 全國音樂比賽木琴獨奏比賽個人大專組 優等

參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於國家音樂廳演出板橋樂展<將進酒>擔任秦王破陣樂領奏

2014年 於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融」余宗融打擊畢業音樂會

參與由教育部指導台藝大承辦舞台音樂劇「老師謝謝您」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廳演出

2016年 與國防部示範樂隊弦樂團於該隊演奏廳演奏Marimba Concerto By Emmanuel Sejourne

於國防部示範樂隊演奏廳舉辦「鍵人」木琴獨奏會

2017年 與國防部示範樂隊管弦樂團於苗北藝術中心、蘆洲功學社協奏 林金丞 第一號木琴協奏曲

2019年 於國防部示範樂隊任職期間演出成績亮眼由國防部部長嚴德發頒發一星寶星獎章一座,並於該年七月從示範樂隊光榮退伍

2020年 考入桃園市國樂團,並於該團擔任專任團員


曾任教於:

楊梅上田國小、桃園新埔國小、台北光仁國小、新北米倉國小、鶯歌永吉社區等擔任太鼓老師

演出足跡遍布於各類型演出包含交響樂團、管樂團、國樂團、打擊樂團、日本太鼓、中國打擊樂、手鼓、行進鼓…等,並且與舞蹈、多媒體、戲劇都有合作之經驗

 

【DengJiao】


成立於2019年,以推廣優秀音樂會及頂尖音樂會為己任,協助許多優秀音樂人開啟人生中的第一個舞台,合作對象包含國內、外知名音樂家。除了獨奏、室內樂、樂團之外,也積極發掘新銳藝術家,培育種子音樂教師,致力推廣音樂教育及跨界合作,希望將音樂藝術層面融合生活日常,持續耕耘藝術領域,讓音樂渲染更多表演藝術領域愛好者。

折扣方案

◎身心障礙人士及陪同者1名購票5折優待,入場時應出示身心障礙手冊,陪同者與身障者需同時入場

◎兩廳院會員9折

◎團體10張8折

◎學生憑證7折

◎65歲長者憑證5折


持青年席位票券者,請憑證件(身分證或健保卡)入場

溫馨提醒

【本節目適用文化幣青年席位、青年席位五折自由座優惠,提供之場次將顯示專屬折扣方案】

青年席位專屬優惠、青年席位五折自由座僅限於OPENTIX網站與App使用100點以上文化幣支付,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持青年席位票券者,請憑證件(身分證或健保卡)入場

退換須知

退票期限:

最遲須在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逾期無法受理。

例:演出日為6/29,最後退票期限為6/19。

退票手續費:

每張退票收取票面售價10%手續費。換票視同退票,需退票後重新購買。

申請方式:

【選擇電子票或尚未取紙本票】

  1. 以「信用卡、行動支付、文化幣全額支付」購票:
    請使用OPENTIX線上退訂單功能,至會員>訂單紀錄>點入要退訂的訂單,按下「退訂單」勾選欲退項目,線上完成退訂。
    ※請留意,每日23:30-00:00為系統結算期間暫停服務。請務必留意退票期限,提前申請。
    ※購買團票、套票或其他無法使用退訂單功能時,請至網站勾選項目1,填寫訂單資料辦理。申請的退票如符合退票規則,將於3個工作日內執行退票作業。
  2. 以「ATM轉帳、現金」購票:
    請至網站勾選項目2,填寫訂單資料並附上存摺照片辦理,申請的退票如符合退票規則,將於3個工作日內執行退票作業。
    ※ATM轉帳繳費時產生的轉帳手續費由銀行收取,如有退票情形(含換、補票及節目異動之退票),轉帳手續費恕無法一併退還。


【已取紙本票】

請由下述退票方案擇一辦理:

  1. 臨櫃退票:請於服務時間內,至OPENTIX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四大服務處辦理。
  2. 郵寄退票:請將存摺影本(刷卡購票無須提供)、票券、姓名電話等聯絡資訊於退票期限前(郵戳為憑),掛號郵寄至「100012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OPENTIX 退票小組收」。退票郵寄前請記下票面之訂單編號,並請妥善保存掛號收據。
    ※郵寄退票之退票手續費發票將預設存入OPENTIX會員載具,如有其他需求,請郵寄後致電客服中心(02)3393-9888。
    ※以ATM轉帳或現金付款之票券,將在收到郵寄退票申請後,最遲10個工作日內轉帳至所提供之存摺帳戶;以刷卡付款之票券,退票款項將退還至原刷信用卡。


注意事項:

  • 如購票時使用文化幣或點數折抵,退票時,系統將退還折抵之全額文化幣,並於扣除退票手續費後,優先退還點數,再將剩餘款項退回。特別提醒,如退票時(含換、補票及因節目異動之退票),抵用之文化幣、點數已逾使用效期,OPENTIX將無法以任何形式進行返還、展延。

  • 【優惠組合退票】若購買兩個品項以上之優惠組合,退票須全數辦理退票,或退票後剩餘數量仍符合原優惠組合規則,方可辦理。

  • 【套票退票】套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亦不接受換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所購買的首場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如套票另有規定者,請依套票頁面之注意事項為主。


※ 依據文化部「藝文表演票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3點規定,本節目之主要表演人員或主要節目內容,於預定表演前發生變動時,本活動之退票機制、受理方式、退款途徑等資訊,將另行公告於本節目頁面。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