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Translation Help?

你的瀏覽器目前預設為其他語言。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翻譯頁面,請注意,翻譯內容可能與中文原文有所差異,僅供參考使用。

It seems like your browser is set to a different language.

Method 1

You can find the translatio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er to translate the page into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Method 2

You can use your browser's built-in translation feature to view this page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The information is primarily in Chinese. If there are errors when translating into other languages, it’s provided for reference only.

《行還行-路在我心中蔓延》

StepByStep:TheExtendingWayInMyHeart

類別: 戲劇
分級:建議年齡 7歲以上
主辦:
梵體劇場 0911-921230
無可售場次

節目介紹

⟡ 形體劇場 X 紀錄影像 X 聲響音樂  ⟡ 梵體劇場徒步創作演出計畫第二部曲——《行還行-路在我心中蔓延》



走路,最好一個人走。

自己一個人走路,也許孤獨,但並不悲哀。孤獨有很多種,這一種是創造性的、啟發式的孤獨,甚至是一種讓人覺得「享受」的孤獨。


身體是人類探尋真理的神殿。
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在《1Q84》裡藉由青豆表示:「肉體才是人類的神殿,這裡無論祀奉什麼,都應該盡量保持強韌、保持美麗清潔。」


從過去到現在,無論在朝聖路途、日常生活中,或是在人生的抽象道路上,我們都仰賴著雙腿擺動、腳板觸及地面的那一刻,去探索生命、實踐生命與思想,並與自我及時代展開對話。在這當中,我們所踏出的每一步都代表著我們自已,你是否曾想過:

自己的腳步是什麼樣子,什麼樣的腳步是這個時代的腳步?

 -

梵體劇場藝術總監吳文翠以參與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三十多年的經驗作為創作發想,率先將「徒步」元素帶入劇場。透過日常、神性、人生三種不同徒步樣態,融入徒步過程所採集之影像及音樂,以「形動舞譜」(Actions Spectrum)訓練方法創作,邀請觀眾行走在虛實交錯、魔幻殊異的徒步旅程中,親近並反思自己與這個時代以及土地的連結,從中探尋屬於台灣人獨特的身體質地,覺察真正的心之所向,刻畫出這個時代個體及群體的腳步與形體身心群像。


【演出簡介|行還行-路在我心中蔓延】



日常徒步 —— 路一直往前走,路旁所見,河面波光粼粼、芒草被微風吹拂、水岸被太陽曬至扁澀的魚、沒有人的空曠海灘、路樹與壞掉的燈。日復一日,生活的片段拼貼成我們對於日常的記憶,一閃而過的瞬間以及宛如流沙綿延的長鏡頭,在零散的片段疊加交映,我們穿梭且遊走在日常與非日常之間,如夢似幻。



神性徒步 —— 信仰為徒步原始的驅動力,如同終點在西班牙聖地牙哥的聖雅各之路,如同台灣民間信仰的媽祖徒步進香,引領著我們向前,全然的託付,無所罣礙的跟著神前行。在身心俱疲艱苦難耐之時,煩雜思緒剝除至徹底寂靜,行者內在的神性顯露,連繫本質裡的神聖之光,路途所見之萬事萬物亦如是。


人生徒步 —— 踽踽獨行孑然一身行走於天、地及宇宙之間,即使肉體的消亡,靈魂仍永恆向前,每一世的行走,每一步的跨越,引領我們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生命緣起緣滅,本質不變。回到此生,我們循著微光引領走至在靈魂深處,讓微而不滅的光為此生照見清明。




【梵體劇場簡介】


梵體劇場(原極體劇團),1994年9月成立,2004年改名為梵體劇場。現任團長暨藝術總監吳文翠以其多年形體創作經驗,發展出獨特形體創作法「形動舞譜」(Actions Spectrum)。


梵體以「形動舞譜」作為創作法,於科技與技術大量沖刷的當代劇場,企圖找到人心靈中最原始的、純粹及最深遂的表現元素,使每一場創作及表達都呈現如心與心的對話般,直觀且深刻。並在訓練與創作的過程中,時時刻刻回應我們的生命、台灣的土地與文化,從各式切面萃取出如詩般的形體流動與歌詠,希冀創作屬於當代臺灣人的獨特身體美學。

 

【演職人員名單】

藝術總監、編導|吳文翠

舞蹈構作|劉淑英

表演者|吳文翠、周怡楨、洪紫鳳、陳欣璟、蔡東皓、戴時與

影像創作|魏肇儀

音樂設計/現場樂手|曾薇熹、劉旻叡

燈光設計暨燈光技術指導|鍾皓宇

服裝設計|張渝婕

舞台監督|黃薪伊

影像系統規劃|王駝

硬體技術統籌|許博烝

影像執行|徐宇

主視覺拍攝|魏肇儀、徐宇

現場攝錄影|許鈺盛

平面設計|陳柔欣

導演助理|何鎮宇

文本創作|吳文翠、陳欣璟、戴時與

行政協力|崔雅婷

執行製作|陳欣璟、張育嘉

製作顧問|陳玉青

製作人|吳沛緁

折扣方案

◎晚鳥票(限時:11/12-11/30期間購買)享85折優惠

◎身心障礙人士及陪同者1名購票5折優待,入場時應出示身心障礙手冊,陪同者與身障者需同時入場

◎「梵梵之交」line@會員 9折(輸入優惠代碼) 

◎兩廳院付費會員95折、免費會員(廳院青)95折

◎團體票:同場次購買6張以上享85折優惠(可洽主辦單位張小姐, 聯絡信箱vanbodytheatre@gmail.com
◎團體票:同場次購買10張以上享75折優惠(可洽主辦單位張小姐, 聯絡信箱vanbodytheatre@gmail.com

溫馨提醒
※藝文贊助票於售票期間皆可購買,不適用各項折扣優惠。本演出為自由入座,購買藝文贊助票者,可入座VIP觀眾席區座位。
※如有購買本節目輪椅席及輪椅陪同席需求,可洽主辦單位張小姐辦理,聯絡信箱vanbodytheatre@gmail.com


※參與梵體劇場徒步創作演出募資計畫,可入座VIP觀眾席區座位。募資詳情計畫,請至梵體劇場臉書粉絲專頁查看https://www.facebook.com/vanbodytheatre.tw/?locale=zh_TW

退換須知

退票期限:

最遲須在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逾期無法受理。

例:演出日為6/29,最後退票期限為6/19。

退票手續費:

每張退票收取票面售價10%手續費。換票視同退票,需退票後重新購買。

申請方式:

【選擇電子票或尚未取紙本票】

  1. 以「信用卡、行動支付、文化幣全額支付」購票:
    請使用OPENTIX線上退訂單功能,至會員>訂單紀錄>點入要退訂的訂單,按下「退訂單」勾選欲退項目,線上完成退訂。
    ※請留意,每日23:30-00:00為系統結算期間暫停服務。請務必留意退票期限,提前申請。
    ※購買團票、套票或其他無法使用退訂單功能時,請至網站勾選項目1,填寫訂單資料辦理。申請的退票如符合退票規則,將於3個工作日內執行退票作業。
  2. 以「ATM轉帳、現金」購票:
    請至網站勾選項目2,填寫訂單資料並附上存摺照片辦理,申請的退票如符合退票規則,將於3個工作日內執行退票作業。
    ※ATM轉帳繳費時產生的轉帳手續費由銀行收取,如有退票情形(含換、補票及節目異動之退票),轉帳手續費恕無法一併退還。


【已取紙本票】

請由下述退票方案擇一辦理:

  1. 臨櫃退票:請於服務時間內,至OPENTIX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四大服務處辦理。
  2. 郵寄退票:請將存摺影本(刷卡購票無須提供)、票券、姓名電話等聯絡資訊於退票期限前(郵戳為憑),掛號郵寄至「100012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OPENTIX 退票小組收」。退票郵寄前請記下票面之訂單編號,並請妥善保存掛號收據。
    ※郵寄退票之退票手續費發票將預設存入OPENTIX會員載具,如有其他需求,請郵寄後致電客服中心(02)3393-9888。
    ※以ATM轉帳或現金付款之票券,將在收到郵寄退票申請後,最遲10個工作日內轉帳至所提供之存摺帳戶;以刷卡付款之票券,退票款項將退還至原刷信用卡。


注意事項:

  • 如購票時使用文化幣或點數折抵,退票時,系統將退還折抵之全額文化幣,並於扣除退票手續費後,優先退還點數,再將剩餘款項退回。特別提醒,如退票時(含換、補票及因節目異動之退票),抵用之文化幣、點數已逾使用效期,OPENTIX將無法以任何形式進行返還、展延。

  • 【優惠組合退票】若購買兩個品項以上之優惠組合,退票須全數辦理退票,或退票後剩餘數量仍符合原優惠組合規則,方可辦理。

  • 【套票退票】套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亦不接受換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所購買的首場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如套票另有規定者,請依套票頁面之注意事項為主。


※ 依據文化部「藝文表演票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3點規定,本節目之主要表演人員或主要節目內容,於預定表演前發生變動時,本活動之退票機制、受理方式、退款途徑等資訊,將另行公告於本節目頁面。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