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地點指引圖示👇
![]()
![]()
![]()
![]()
法國嘻哈街舞教母賓杜・登貝雷,這回將從巴黎街頭走上臺北舞台,打破第四面牆,量身打造專屬臺灣的遊走式演出,並與臺灣舞團小事製作攜手,帶領你一窺國家戲劇院不為人知的空間!
演出中觀眾將分成三組,自劇院的三處空間分別開啟這趟旅程;透過音樂吟唱、電影短片、裝置藝術, 更邀請觀眾一起接管戲劇院舞台。賓杜以自己的故事與舞蹈身體為起點,從70年代Voguing、80年代嘻哈、90年代電子樂,到千禧年Krump,這場超過三小時的獨特體驗,每個人都將受邀參與其中、沒有誰是旁觀者,如同你我共融共存也共享的社會,也如我們一同回應這個世界的生命宣言。
GROOVE 是節奏也是邀請,只要確認過眼神,就能加入這場儀式。不分舞風,不分種族,不分顏色,不分你我——不論是LGBTQI+、行動不便者還是年長者,這場演出都希望讓每一位觀眾感受到被邀請。正如賓杜所說:「透過劇場,我們不僅慶祝多元,更為每個人的獨特性感到自豪。」跳吧!直到世界不分你我,直到彼此成為彼此的一份子!
當音樂響起,劇場成為文化交融的儀式場域。在音樂會模式中,Sandra Nkaké 以靈魂樂嗓音,搭配 Charles Amblard 的極簡旋律,向非洲與美洲原住民文化致敬。
這場音樂不僅是聆聽,更是歷史的回聲。巴洛克元素貫穿其中,妮娜・西蒙(Nina Simone)對巴哈的致敬,成為音樂與時代的橋樑,讓爵士靈魂與歐洲古典音樂交會。
這場演出打破風格界線,當靈魂樂與巴洛克並存,當非洲鼓聲與歌劇旋律交織,音樂不再只是聲音,而是一場超越時間的文化對話。
在表演模式中,舞台變成抗爭與故事的戰場。Krump、Voguing、Hip-hop 舞者透過身體語言,展現馬龍文化與街頭文化的衝突與自由意識。
當三組觀眾經歷不同模式後,最終匯聚於劇院內,見證馬龍模式與巴洛克模式的交錯。舞者們重新詮釋《異邦戀曲》的編舞,搭配 Charles Amblard 以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風格顛覆演奏,讓舞蹈與音樂顛覆劇場的界線。
最後,觀眾將一同進入「舞池模式」,讓身體成為藝術的一部分。當燈光閃爍,當節奏響起,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場狂歡中找到屬於自己的 GROOVE!
影像不只是畫面,更是歷史與文化的記憶。短片放映模式帶領觀眾進入全球南方文化的敘事,探索舞蹈、種族歷史與邊緣文化的故事。
這些影像讓觀眾不只是觀看,而是進入一場文化對話,重新思考舞蹈與歷史的關係,讓劇場變成影像與現實交會的場域。
編舞家|賓杜.登貝雷 Bintou Dembélé
賓杜・登貝雷—— 他是女性、黑人、酷兒、母親,也是法國街舞第一代始祖。他擅以編舞為稜鏡,探索身體記憶,映照殖民與後殖民的法國歷史,他的舞蹈不只是動作,而是抗爭,是身體對歷史的回應。她成長在反體制的嘻哈文化,直到嘻哈在主流文化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嘻哈界跳了三十多年後,她創立自己的舞團街頭現實舞團(La Structure Rualité)。 2019年,他登上巴黎歌劇院,成為350年來首位非裔女性編舞家,也是該劇院聘用的第一位法國非裔編舞家。他將Krump、Breaking、非洲與加勒比節奏融入18世紀芭蕾歌劇 《異邦戀情》(Les Indes Galantes),以身體顛覆原作的殖民思想,為被忽視的歷史發聲。
街頭現實舞團 La Structure Rualité
由賓杜.登貝雷於2002年創立,名稱結合了「街道」與「現實」,象徵其藝術根基與社會視角。該團隊專注於藝術與文化項目的整合,涵蓋研究、創作、傳播與傳承。 其作品深度探索儀式與身體記憶,質疑性別,並聚焦於個人或集體過去創傷的探討,展現通過「重新擁有(reappropriation)」與「偷渡(marronage)」策略逃脫傷痛的可能性。從街頭到舞台,再從博物館、歌劇院到社交媒體,甚至回到街頭,他們展現出一種流動性與延展性,致力於重塑街頭舞蹈的藝術詮釋,並拓展街舞領域的視野與可能性。
小事製作 Les Petites Choses Production
小事製作是一個由各類型創作者共同組成的表演藝術合作社,自 2014 年創團起,致力於當代藝文體驗教育的再造與價值創造。我們透過開放的參與式藝術實踐,持續在非典型文化/展演空間中實驗,與公民社會一起打造更永續的藝術支持網絡。2023 年獲設計雜誌 La Vie 兩年一度設計獎「2023 台灣創意力 100」選為「年度十大風格創意團隊」,2024 年獲邀至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與夏佑宮 "Chaillot Expérience #2 Taïwan "演出。
舞者介紹(臺灣) Dancers (TW)
楊乃璇 Yang Nai-Hsuan (Sunny)
小事製作藝術總監,中山區最強活力中年婦女代表,以專業舞蹈科班訓練為基底,結合流行舞蹈元素展現多元創作。2023 年赴法國西帖藝術村駐村,於國際舞台持續展現獨特風格。2024 年,楊乃璇率領小事製作《小島小宴》登上法國巴黎文化奧運;同年 10 月,該作品受邀於法國夏佑國家劇院演出。她的創作關注表演者個人的獨特性與動能的延展,透過身體作為共享語彙,探索私密與公開、有限與自由的交織可能,展現豐富而動人的藝術視野。
丘必信 Chiu Pi-Hsin
擅長 Popping 舞風,肢體穿梭在 freestyle 中,專注教學及表演,持續深耕臺灣嘻哈文化推廣。熱愛舞蹈的同時,更擔任嘻哈音樂製作者,也是饒舌廠牌 WaverLab 成員,身兼影像創作者、服裝品牌主理人、活動策劃者 及 DJ。曾擔任基隆第一屆「辶反氵朝」城市劇場行動「反潮」主要策展者,2019 年國家兩廳院 TIFA—小事製作《戰鬥果醬》冠軍,同年受邀雲門劇場藝術總監鄭宗龍邀請前往授課,於 2022 年受邀至法國巴黎 URBN Festival 擔任評審與授課交流,舞齡 18 年,參加過國內外諸多比賽及演出,持續精進中。
初培榕 Chu Pei-Rung
小事製作成員。學過機械製圖、室內設計、大學開始學習街舞,2011 年起接觸當代舞,並開始在劇場以及各種場域演出,近期同時是表演者及體能教練。目前的人生都算是興趣使然,且一直都蠻任性的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接下來會去哪沒有頭緒,但會繼續嘗試各種有趣的事情。
沈樂 Shen Le (Happyboy)
小事製作成員,自大學接觸街舞,2014 年接觸劇場表演與當代舞蹈至今,以舞者、演員、活動主持為主。曾演出 2021 年英國愛丁堡藝穗節《五虎將 FIGHTERS》線上展演、2023 年臺中歌劇院遇見巨人《R & J and Others》、2024 年巴黎文化奧運與法國夏佑國家劇院《小島小宴》。
林素蓮 Lin Su-Lien
小事製作副團長。近年的創作重心從非專業舞者的肢體動作研究,進展到舞蹈如何與其他不同藝術形式揉和、並發展出新的定義和結果。從舞者到跨足各領域的表演者,在既有的舞蹈基礎上,林素蓮強烈奔放的創作動力,使她的個人特質在其他多樣的藝術形式之中更加鮮明,來自舞蹈卻不受限於舞蹈,是位具有專業舞蹈背景的多面向藝術工作者。
張雅媛 Chang Ya-Yuan
小事製作成員。2014 年開始以表演者、創作者、劇場肢體設計的身分與國內外各領域獨立藝術家及團隊合作演出,並於 2018 及 2019 年代表臺灣前往韓國光州及首爾擔任 Asia Dance Community Program《 HereThere 》表演者,近年來更以表演者及創作者身分致力於肢體教學、動作設計以及活動策畫的實踐。
張祐嘉 Chang Yu-Chia (Diao)
臺北人(媽媽澎湖人),AKA 吊嘎 Diao 。目前為 IP LOCKERS / A-FU-RO / BDDoggz 成員,IP DANCE SKOOL 師資及擔任全風格培訓班教練。舞齡 15 年,2014 年 Just Debout Taiwan 代表臺灣參加法國決賽,2022 年 Red Bull Dance Your Style Taiwan 總冠軍前往南非參與世界決賽,2024 年韓國 CIDC Freestyle 世界賽中獲得亞軍。2023 年開始與小事製作合作劇場演出,並參與 2024 年度製作林素蓮作品《MORE MORE Paradise》,預計今年南部巡演 。
張堅豪 Chang Chien-Hao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小事製作成員,同時也是長弓舞蹈劇場現任團長。身為獨立的創作、表演者,喜歡跨領域和不同創作者與表演者合作,相信可以藉由不同的途徑,轉譯作品及個人對生活中的體驗。作品巡演歐美及亞洲地區多個城市,2022 - 2023 年於法國巴黎西帖藝術村擔任駐村藝術家。
陳詣芩 Chen Yi-Chin
小事製作成員。學院舞蹈體系出身,持續從身體動能建構觀察、回應社會之視角,同時以獨立舞蹈創作者身份耕耘自身作品,曾擔任張婷婷獨立製作、複象公場、光環舞集、三十舞蹈劇場等專案舞者,2021 年與夥伴周寬柔共同發展「女殊運動」計畫受邀參與泰國 Loei、日本東京等地方藝術節,關注性別議題之親密關係實踐,2024 年參與巴黎文化奧運楊乃璇作品《小島小宴》擔任表演者。
陳薏如 Chen Yi-Ju
小事製作成員,是團裡的忙內,主修中國舞,畢業之後以當代舞為主,也進修其他舞風,期許擁有多元風格的表現能力。參與合作過的藝術家有楊乃璇、林素蓮、蔡博丞、黃懷德、余金文、張堅貴等,2019 年考取美國菁霖基金會獎學金,2021 年參與編舞家楊乃璇作品《五虎將 FIGHTERS》於英國愛丁堡藝穗節線上展演,2023 冬季和 2024 春季參與 B.Dance 編舞家蔡博丞的作品《Alice》於法國、瑞士巡迴演出,2024 年參與編舞家林素蓮作品《MORE MORE Paradise》預計今年南部巡演 。
蕭裕璋 Hsiao Yu-Chang (YaoBai)
IP LOCKERS 團長、IP DANCE SKOOL 及 That’s my shhh 創辦人之一,舞蹈經歷超過 20 多年,致力於宣揚臺灣街舞文化,曾為日本 DANCE@LIVE 世界決賽評審、德國 B.O.T.Y. 世界決賽鎖舞個人冠軍、SDK 亞洲區個人賽冠軍、北京衛視武力覺醒街舞選秀節目總冠軍,2024 年擔任新加坡、韓國、日本、法國等地之 LOCKING 活動課程老師與評審。
謝宛靜 Hsieh Wan-Ching (BabyJing)
從科班出身轉戰街舞的舞蹈人,IP LOCKERS 成員。曾就學新埔國小國中舞蹈班、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學系研究所畢業。曾榮獲 Lock City 臺灣區冠軍,Dance Delight 排舞賽臺灣區季軍,國際女力街舞大賽 2on2 冠軍。表演經歷有英國愛丁堡藝穗節《Body Box》,新加坡國際舞展 da:ns Festival《Full Out》,並以藝術行政身份統籌規劃與執行 IP DANCE SKOOL 年度學生展演。
演出製作群 Credits
概念、編舞暨表演 Conception, Choreography and Acting|賓杜.登貝雷 Bintou Dembélé
助理藝術指導 Assistant Artistic|Féroz Sahoulamide
舞者 Dancers|街頭現實舞團 Dancers from Rualité
曲目 Recorded Music|Jean-Philippe Rameau, Les Indes galantes, Orchestre Cappella Mediterranea, Namur Chamber Choir, conducted by Leonardo Garcia Alarcón;
David Lang, I lie, The Little Match Girl Passion, Ars Nova Copenhagen, conducted by Paul Hillier;
Kronos Quartet, Pieces of Africa: Ekitundu Ekisooka, I et II., White Man Sleeps, Wawshishijay.
現場音樂創作與表演 Musical Creation | Charles Amblard
歌手 Voice|Sandra Nkaké
燈光設計 Lighting Design|Benjamin Nesme
燈光技術 Lighting Technician|Emmanuel Gary
服裝 Costumes|Anaïs Durand Munyankindi
技術統籌 General manager|Stéphane Holveque
聲音技術 Sound technician|Jérémy HOARAU
製作經理 Production Manager | Nina Quitté
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on|Anne-Laure Feron
臺灣團隊
執行燈光設計 (臺北場) Executive Lighting Designer (Taipei) | 李意舜 Lee I-shun
服裝統籌 (臺北場) Costume Coordinator (Taipei) | 張凱豐 Kai-Feng (Ian) Chang
舞者統籌 Dancer Coordinator|小事製作 Les Petites Choses Production
舞者 Dancer|丘必信 Chiu Pi-hsin、初培榕 Chu Pei-rung、沈樂 Shen Le (Happyboy)、林素蓮 Lin Su-lien、張雅媛 Chang Ya-yuan、張祐嘉 Chang Yu-chia (Diao)、陳詣芩 Chen Yi-chin、陳薏如 Chen Yi-ju、楊乃璇 Yang Nai-hsuan (Sunny)、張堅豪 Chang Chien-hao、蕭裕璋 Hsiao Yu-chang (YaoBai)、謝宛靜 Hsieh Wan-ching (BabyJing)
舞團經理 LPCP Company Manager|陳歆寧 Chen Hsin-ning
排練側拍 Rehearsal Photographer|黃裕閔 Huang Yu-min
製作單位 Production|Rualité, Festival de Marseille
共同製作 Coproduction|Opéra de Lille, Ateliers Médicis (Clichy-sous-Bois et Montfermeil), ExtraPôle Provence-Alpes-Côte d'Azur*, Ville de Lille, Maison Folie Moulins (Lille), Ville de Champignysur- Marne With the support of Spedidam for the 77th Festival d'Avignon Performances in partnership with France Médias Monde With the kind permission of France Musique to use extracts from the recording of Les Indes galantes made in October 2019 at the Opéra national de Paris.
* Production platform supported by the Région Sud Provence-Alpes-Côte d'Azur, bringing together the Festival d'Avignon, the Festival de Marseille, the Théâtre national de Nice, the Théâtre national de Marseille La Criée, Les Théâtres, Anthéa, Châteauvallon-Liberté Scène nationale (Ollioules) and the Friche la Belle de Mai (Marseille).
2024.12.1 (SUN.) 起至2024.12.31 (TUE.) ,凡購買2025TIFA任一節目(不含《呂紹嘉、伊莉莎白 ‧ 詹森與NSO》),憑單張票券訂單編號即可報名「賓杜.登貝雷《流_G.R.O.O.V.E.》」驚喜試演場,2025.1.8 (WED.) 12:00開放活動頁面登記。限額400名,一張票即享一次機會!
📢此為免費活動,酌收保證金100元,出席驗票即退款。
A: 2025.2.20 (THU.) 19:00 在國家戲劇院,每組有不同的集合地點,詳見此連結。
A: 每張票券皆會產生一組票券編號,每組票券編號皆有一次登記機會;您若買10張票,即可登記10次。購買越多張,登記的名額越多!
A: 試演場有點像try out場,參與的觀眾可以在正式演出前搶先體驗作品的面貌,與正式演出不會完全相同,可能充滿不確定和驚喜!
A: 於OPENTIX首頁進入「會員>票匣>展演旅程>點選票券>票券詳情>訂單編號」,即可查詢票券訂單編號,每張票券皆有一組票券訂單編號。
※ 訂單編號共15碼(含-),加上-之後的數字請填寫完整,例如2024123456789-1